當前位置: 首頁> 2016首頁> 首頁新聞發言人> 動態

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談自己表現

發佈時間: 2016-09-12 11:16:16  |  來源: 國新網  |  作者: 周超 張瑩 張珺  |  責任編輯: 宗超

      原標題: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談自己表現:60分,剛及格吧

  3月3日下午,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在發佈會後向記者們揮手致意。 (記者 吳海浪 攝)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次在兩會亮相的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回答了17家媒體記者的提問,其中涉及“十三五”規劃、一國兩制、精準扶貧、醫療改革等關係國計民生的多方面內容。

記者統計發現,發佈會上,近半數媒體就經濟問題發問,這一規模史無前例。

8家媒體就“經濟”發問

在3月3日的發佈會上,共有17家媒體獲得提問機會,分別涉及到經濟、民生、政協人事及工作、香港問題、反腐、外交等六個方面,其中有8家媒體就經濟問題發問。

對於中國經濟是否能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提問,王國慶説:“我給出的答案就兩個字肯定。儘管面對異常複雜的世界經濟形勢,但我們對中國經濟是充滿信心的。這是因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這個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數説:媒體提問“經濟” 十年來最高

記者統計發現,十年來關於經濟問題的提問共有28個,今年佔比近30%,這一規模史無前例。

從往年發佈會的提問情況來看,此前涉及經濟問題的發問最多的一次是2009年,共有4個,但也僅為今年的一半,當年獲得提問的媒體總數為19家。另外,十年來,有6次的發佈會上媒體涉及經濟領域的提問僅有兩個。

同時,以前經常在發佈會中佔據較大篇幅的政協人事及工作類問題,今年反而遇冷。兩家獲得提問機會的外媒也不約而同將問題指向經濟領域。俄羅斯塔斯社記者和一位尼日利亞記者的提問分別涉及外企在華狀況、全面二孩政策等。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經濟”兩字成為這次政協發佈會的主旋律。

治理霧霾是場持久戰

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到了備受各界關注的霧霾話題。中國日報社記者提問“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空氣品質好于往年,但很多人發現生活當中可能沒有很明顯地感受到空氣品質的顯著改善”,並進一步詢問霧霾治理何時才能取得實質性成效。

“統計數據確實告訴我們,總體情況是在向好的方向變化。”王國慶表示,自己為此請教了權威人士,解釋是:北京去年前10個月情況不錯,達標天數同比增加了31天,可後兩個月情況糟糕,同比減少了17天,所以2015年北京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2014年增加了14天。

王國慶表示,鐵腕治污既要有火燒眉毛的緊迫感,更要有“積跬步、至千里”的理性和耐心。因為污染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理也不可能一下子見成效。治理霧霾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人民戰爭。

數説:環境問題10年中提了7次

記者注意到,這也是霧霾問題連續第五年在發佈會上被提及。以往環境問題並非熱點領域,近十年中,環境問題共被提及七次,分別包括暖冬、低碳經濟和霧霾。

在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中,環境問題僅被提問兩次。從2012年開始,霧霾、大氣污染等詞彙成了政協發佈會上的“釘子戶”。

在2013年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有央視記者問發言人,來開會的時候,在路上感覺北京今天的天氣怎麼樣。

發言人王國慶“首秀” 給自己打60分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作為全國兩會的首場重要活動,同時本場發佈會還是新任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的“首秀”。

會上,63歲的王國慶身著深色西裝白襯衫,戴著金屬邊眼鏡,親切溫和地以“非常榮幸與記者一起拉開兩會的序幕”作為開場白。在持續1小時20多分鐘的發佈會上,這位新任發言人用自己的“故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國慶説,時至今日,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特別是發展、變化中的中國,仍然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我們每個人都應有講好中國故事的責任意識,因為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其實都是在演繹中國故事。我很贊同這麼一個説法,中國人就像一本厚厚的書,每個中國人都是這本書當中的生動一頁。”

根據公開的簡歷資訊,王國慶是江蘇無錫人,從事媒體行業及新聞相關工作近40年。

據新華社報道,為了首場發佈會,王國慶已準備一個多月,經常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已收集1400多個問題,聽取60多個部門介紹情況。

報道中稱,這位記者出身的發言人坦言,他不怕敏感問題,“越是敏感問題,越要想辦法説清楚。只要不影響國家安全和大局,一些問題為什麼不能説?”

發佈會上,當有記者追問王國慶如何評價自己的表現時,王國慶謙虛地説,“60分,剛及格吧。”但出席發佈會現場的大部分記者表示為他點讚。(記者周超 張瑩 張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