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地方傳真

《鳳凰》上演 首都觀眾熱情稱讚

2016-09-05 09:09:31  |  來源: 中國網民族頻道

近日,大型民族舞劇《鳳凰》作為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43台參演劇目之一完成了首場演出,首都觀眾反響熱烈,觀看的熱情還在繼續。9月2日晚7:30,《鳳凰》在國家話劇院進行了第二場演出,使首都觀眾感悟湘西少數民族精神家園,領略那一方土地的萬種風情和神秘魅力。

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黃蘭香,湖南代表團團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蔡振紅,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尹培彥,國家民委國際交流司司長俸蘭,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暉,省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徐克勤,省政府辦公廳巡視員熊惠明,省民宗委副主任鄧文華,湘西自治州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雲,州委常委、副州長張慶安,湘西自治州副州長艾可知,吉首大學黨委書記遊俊等領導及湖南代表團全體人員與首都各界觀眾3000余人一起觀看了演出。

90多分鐘的演出,現場仿佛一個唯美、壯麗、夢幻的時空場景,無論是情節、造型還是舞美,深深震撼著觀眾心靈。演出結束時,全場觀眾更是自發起立,用經久不息的掌聲表達敬意。首都專家對演出給予了很高評價,他們認為,舞劇《鳳凰》集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和觀賞性融為一體,用堅定的節奏、壯麗的色彩、昂首的姿態和燦爛的光影等藝術手段塑造著一個民族篳路藍縷走向永生的傳奇,所歌頌的民族精神,折射著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由涅槃實現重生的偉大征程。

《鳳凰》在舞蹈設計上,既擷取了湘西苗族民間舞蹈藝術形式的精粹,又融合了現代舞蹈藝術的精華。劇中,湘西苗族的接龍舞、鼓舞、綹巾舞、手訣舞、祭祀舞等十余種民族民間藝術形式根據劇情的需要,一一展示在觀眾的面前。其中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第一章《天地生》中,老族長犧牲後一段綹巾舞和手訣舞的綜合展示,這個散發著巫儺文化氣息、具有強烈宗教意味的舞段,突出體現了湘西苗族先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先祖的崇拜,為現場營造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第二章《原野歌》開場,以苗家接龍舞、勞作高腔為等為基礎的群舞向觀眾展示出湘西山地農耕文明的勞作場面,在舞臺上鋪展出一幅風情濃郁的湘西山地絕美風情畫卷。第三章《鳳求凰》和第四章《大涅槃》中,鳳凰和阿龍的單雙舞段,都融入了湘西少數民族特有的舞蹈因子,這些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舞蹈表現,充分展示出湘西舞蹈藝術的非凡感染力。

《鳳凰》在服裝設計上,廣泛容納了湘西苗族服飾所包含的銀飾、刺繡、印染等諸多優秀的傳統因子,並在此基礎上對製作材料、花式變化等進行了改良。一方面,設計師使用了濃墨重彩的色調、大膽奔放的造型以及放大的民族元素,使湘西苗族的服飾以一種宏大而莊重的形式在舞臺上大放異彩;另一方面,劇中大量使用了湘西苗族的原生態服裝款式,為觀眾直觀地了解湘西苗族的民族服飾打開了一扇有益的窗口。

《鳳凰》的音樂融合了湘西苗族的祭祀音樂、苗族嗩吶,苗族山歌中平腔、高腔、水腔等湘西苗族原生態音樂元素,配以交響樂的宏大氣場和強烈穿透力,交織成充滿震撼力的音場效果。《鳳凰》的舞美採用寫意的風格進行設計佈局。豐富的色塊構圖和極具想像力的抽象概念相結合,刨開了繁枝末節,用最美的形式將最核心的價值傳遞給觀眾。舞檯燈光則是在營造氛圍的基礎上,加大了景深的力度,形成了一種豐富多彩的視覺佈局,展現出以湘西元素為特徵的、簡潔的、深刻的審美效果。

為了排好《鳳凰》,湖南省民族歌舞團啟用了一流的製作團隊和演出人員,在近兩年的時間裏,對劇目的主題設計、劇情創作,音樂編排、服裝設計到藝術風格和舞美設計,反覆醞釀、精心構思、不斷打磨。為了挖掘湘西本土文化,真實地呈現湘西的民俗、民風、民情,主創團隊先後多次深入當地采風,調研湘西的民俗、語言、歌曲、風土人情等,使得這部劇目充滿了濃郁的湘西風情。

作者: 馬力 責任編輯: 張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