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媒體動態

[中國青年報]地球“近親”若比鄰

2016-08-31 09:45:02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這張藝術示意圖展示了圍繞紅矮星比鄰星運作的係外行星“比鄰星b”表面的可能景象。比鄰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恒星。比鄰星b品質稍大於地球,運作于比鄰星周圍的宜居帶範圍內。視覺中國供圖

尋尋覓覓,千回百轉之後,人類終於在茫無邊際的浩瀚星海中,找到了一位與地球頗為相似又近若比鄰的“親戚”。

8月底,天文學家通過《自然》雜誌向世人宣告了這個發現。嚴格來説,沒有任何地球生物真正見過這位“親戚”。自始至終,這些來自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研究人員,並沒有親眼目睹到這顆行星的真容。

他們是在分析兩架天文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後,才發現離地球最近的係外恒星——比鄰星,每隔11.2天就會攝動一下,向地球靠近一點再遠離,如此反覆迴圈。天文學家們“毫無疑問”地斷定,這種攝動是由比鄰星的行星引起的。

他們還根據比鄰星的偏移和品質,推測出了這顆“調皮”行星的“身份資訊”,最後發現,它竟然是一顆離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隨著“主人家”姓,這位近在咫尺的“親戚”被大家叫做“比鄰星b”,我們姑且稱呼它為“b星”吧。

這顆個頭稍大、品質為地球1.3倍的b星可就在咱們家門口4.2光年處,繞著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比鄰星,不分晝夜地轉圈,轉完一週,過完“一年”的時間是11.2個地球日。也就是説,在地球上,我們剛過完一個月,b星球都已經度過3個“年假”了。

雖然個頭與地球相差無幾,但是b星與它的恒星之間的距離卻僅有750萬公里,這只是地球與太陽間距的二十分之一。這要在太陽系,b星如此“不知分寸”地與“主人家”親密,那還不得被炎炎烈日的怒火烤得面目全非?幸好,它所圍著的比鄰星是一顆“溫和”的紅矮星,亮度只有太陽的千分之一,這種在地球看來過於危險的距離,反倒讓b星佔足了便宜。它從比鄰星吸收的能量,大約相當於地球從太陽所汲取的七成。理論上,這種恰到好處的“體表溫度”,還挺適合滋養液態水的。

“平易近人”的恒星、合適的距離、岩石結構的體質,讓b星所處的位置成為恒星宜居帶,而在太陽系中,這個位置是專屬於地球的,所以科學家們才覺得,b星或許是地球“失散多年”的“近親”啊。如果它像地球一樣,有著大氣層的包裹,有著溫室氣體這件“保暖大衣”,那麼這塊風水寶地表面的液態水,就不會完全蒸發,也不至於全都凍結。

既然b星或許能像地球那樣,山清水秀空氣好,還有著一個月三次的“年假”,那咱們何不趁早搬個家,或者來一次説走就走的星際旅行?不過先別著急,還是聽完科學家們的研究報告後,咱再做打算吧。

天文學家提醒人們,這些目前都仍是未解之謎,還需要設法拍下b星的圖像才能得到證實。但能夠肯定的是,比鄰星是十分活躍的恒星,b星所遭受的輻射,要比地球受到太陽的輻射強百倍之多。而這種致命的輻射,足以讓微生物當場暴斃。此外,b星直面恒星的一面永遠不變,就像月亮總是同一面朝向地球一樣。如此一來,或許b星上的一側總是酷暑難耐,而另一邊的半球卻常年寒冬。

聽完這些,你是不是早就知難而退,垂頭喪氣地哀嘆“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呢?不過,千萬別氣餒。至於b星上是否會有生命存在,長期研究地外文明的卡夫林持謹慎態度,卻不乏期待。“潛力肯定是有的。至少目前還沒有生命無法在比鄰星b上存在的理由。”好歹b星離我們近,“研究獲得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參與此次研究的天文學家阿爾蒂·哈澤斯認為,除了地球上的望遠鏡之外,在未來,星際太空探測器或許可以近距離探測b星。

早在20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了係外行星發現的第一階段,每年能夠探測到一兩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直到五六年前,第二階段的開普勒時代悄然來臨。這段時間內,人類發現了數千顆行星,了解到類似地球一樣大小、岩石結構的“係外類地行星”是普遍存在的。如今,b星的發現,又開啟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們打開了第三階段的大門,開始在“家門口”尋找人類有一天能夠真正涉足的“第二家園”。

以現有的航太技術,走完地球與b星之間4.2光年的路程,需要花上好幾萬年,所以有生之年,人類想去b星上一探究竟的夢想,怕是可望而不可即了。但在未來幾百年裏,隨著科技發展,利用機器人進行探索也許將成為可能。

就在今年4月,史蒂芬·霍金和馬克·扎克伯格等幾位名人公佈了一項“突破攝星”計劃。他們打算利用強力鐳射推動一種只有幾克重的奈米飛行器,以20%光速的速度飛向比鄰星,用20年左右的時間到達4.2光年之外進行探測,並向地球發回照片。這項計劃因為幻想色彩太濃,太過脫離現實而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可是,誰敢斷言人類有一天不會到這位“親戚”家串串門呢?任何大膽的計劃都是從幻想開始的,我們本來就是愛做夢的生命。(陳銳海)

作者: 陳銳海 責任編輯: 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