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地方傳真

鄂溫克旗:一座邂逅愛情的草原城

2016-08-04 09:08:21  |  來源: 中國網民族頻道

一首《敖包相會》的情歌,讓鄂溫克旗這個遠在祖國北部邊疆的小縣城蜚聲海內外。

早安鄂溫克旗: 時光荏苒 歲月依舊

對鄂溫克草原的熱愛由來已久,它比我到過的任何其他草原城市都更加與想像無差。遠離略顯擁擠的巴彥托海小鎮,來到草原深處,推開嘎吱作響的蒙古包門,躺在氈椅上,透過套腦(蒙古語,譯為“天窗”),好似看盡人間的繁華一般,只看得見蔚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觸手可及的雲彩。

一位牧民老阿爸,意味深長的抽著旱煙袋,坐在蒙古包前,目光遠遠地看著自家的羊群,這便是最能體現鄂溫克旗草原人本土生活的地方。

柔密的青草,漫散的牛羊,野花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輝,稀稀落落幾株山榆在坡上張揚著原野的風姿。

“十五的月亮升上天空喲,為什麼旁邊沒有雲彩,我等待著美麗的姑娘呀,你為什麼還不到來呦嗬……”一首動人的《敖包相會》不僅描繪草原夜空的遼闊、明朗,同時也訴説著人世間美好的愛情故事。如今的牧民,雖然很多已經定居下來,但逐水草而居依然是牧民心中難以捨棄的情結。因此在鄂溫克大地上依然保持著原始草原那種古樸的品質。在我看來,“天下第一敖包”是來到鄂溫克旗的首選景點。事實上它也確實是鄂溫克草原旅行的第一個目的地,幾乎所有的長途巴士都在這裡停靠。“天下第一敖包”,以巴彥呼碩景區為核心,輻射周邊布裏亞特蒙古族家庭牧戶遊體驗區,在這裡會讓你一整天都沉浸在民族的音樂裏。清晨,蒙古包裏飄蕩著奶茶的香氣,伴隨著舒緩的草原晨曲;白天,各式家庭牧戶遊開門納客,華麗的民族服裝、熱情的草原那達慕和噴香的手把肉讓人們應接不暇;夜幕降臨之後,盛大的篝火晚會佔據了景區景點的大半區域,也包括那些在星空下邂逅的情侶們,再配上敖包相會這首歌曲再合適不過了。

這座城市的人們談不上彬彬有禮,甚至可以説是桀驁不馴,但卻格外的熱情爽朗,這份熱情特別表現他們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下馬酒、友誼搏克、射箭交流、特色民族飲食、旅遊紀念品……與鄂溫克草原的相遇會讓人感到舒適、溫暖、難以忘懷,而鄂溫克草原兒女也享受著這份獨有的隨遇而安,他們似乎都停留在那個《敖包相會》歌曲所創作的舊時代,沒有人將自己的城市稱作“現代文明都市”,鄂溫克草原永遠都是伊敏河畔的明珠,一座古老卻與現代文化並存的草原城。

大自然造物的遺産

鄂溫克旗最著名的觀光景點集中在輝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設立了高林溫都爾、草甸草原、沙地樟子松疏林等三個核心區,類型多樣、獨特、結構複雜。

輝河自然保護區處於大興安嶺山地森林向呼倫貝爾草原的過渡帶和草甸草原向典型草原的過渡帶,保護區同時具有河流型、湖泊型、沼澤型三種濕地,以大面積組合分佈為特點,保護區內的沙地樟子松林是歐亞大陸東部草原生態區範圍內,在我國分佈的最珍貴的一塊森林資源。

遠處一座圓圓的尖頂山,這便是鄂溫克草原上有名的神山——西博山。鄂溫克草原本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有很多東西被賦予了神秘的色彩,而這不染纖塵的草原也讓你篤定這些神話依舊在延續。

西博山下輝河流域哺育著大片牧場。60歲的布裏亞特蒙古族牧民達喜尼瑪一家一直堅守著傳統飼養著50多峰的駱駝。如今,草原飼養駱駝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或許這份堅守很弱小,卻讓他們自己心底踏實知足。

夕陽西下,駱駝、馬、牛、羊都在不遠處悠然的散步。拉長鏡頭去追逐遠處山間變幻的光影,無法讓你停止的按動手中快門。這裡便是攝影者的草原天堂。“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這白雲蒼狗般的意境也只有在鄂溫克草原的藍天下才能感受得到。

偶有清風從山谷吹來,將牧人隨口哼起的長調也隨清風吹散開來。我喜歡他們的歌聲,曲調悠長如草原上蜿蜒的河流,音節鏗鏘如瑟瑟的谷聲。閉上眼用心聆聽,只覺得自己正陷入這無邊的綠海中去。

草原人相信草原萬物都是有神靈的,他們也將對草原、森林、河流以及萬物的敬畏和珍愛融入自己的生活裏。在牧區,你只要喊幾聲其其格(花),那德瑪(牡丹),那日蘇(松),這些花草的名字,就會有姑娘從蒙古包出來向你微笑。正是這份神性和人性成就了這片從未被污染的詩意草原。

民族手工藝坊是鄂溫克旗最全的傳統紀念品市場,正南方的平安樓小作坊也是不錯的選擇。工藝坊呈方形,兩層樓被自然分割成若干區域,賣的大多是極具特色的草原商品,從皮質手工藝品到木雕、根雕,從民族服飾到家居擺設,從草原咖啡奶茶到牛羊肉乾,應有盡有。在鄂溫克旗如此集中、豐富的“遊客市場”也是很少見的。工藝坊中鮮有討價還價、物品優劣的 “對決”聲音,只有一位位聚精會神的手藝人在執著著眼前的作品。

因為草原的夏天絕對是避暑的勝地,如能停留至秋分,則能讓你品嘗到草原珍饈野果菜,山丁子、臭李子、草原藍莓、白蘑、黃花菜、野韭菜……

摩托車是這座草原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牧人們有時也會將其作為放牧的另一輔助工具。

淳樸的百姓

導演顧桃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曾經説“北方少數民族有一種大自然賦予的悲傷感”。我一直無法理解這種“悲傷感”的來源。但是,當我有機會在鄂溫克草原深處“遊牧”數天之後,我才明白這種“悲傷感”源於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性詩意的關懷。我想沒有人比生活在這片草原的民族更加熱愛大自然和他們的生活。

鄂溫克族是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據鄂溫克民間傳説推演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瑟賓節便是鄂溫克獨有的傳統節日,“瑟賓”為鄂溫克語,係娛樂之意。

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的草原兒女已走向文明富裕,但在婚葬服飾、飲食、禮節、居所、節慶、歌舞、禁忌等方面還保留著鮮明的民族歷史傳統習俗,鄂溫克人喜愛藍、綠、黑色衣服,不喜歡紅、黃二色,喜好配戴金銀戒指、鐲等飾品,象徵著驅魔庇祐。鄂溫克人居住的蒙古包叫“俄儒格糾”,夏季以清爽柳條圍在哈那外,用蘆葦串成傘作為房頂。同時,鄂溫克族還保留著一些傳統的體育項目,比如搶樞等,這些獨特的民俗對遊客有著神奇與獨特的魅力。目前鄂溫克旗中鄂溫克族為1萬餘人,佔全國鄂溫克族人口的三分之一,可以説是“世界上鄂溫克族聚集人口最多的草原”。

風輕雲淡的季節,飛機翱翔在呼倫貝爾上空,憑窗俯瞰,鄂溫克旗1.91萬平方公里的大地,猶如一片綠葉鑲嵌在呼倫貝爾草原上。陽光下,無限伸展的綠色草原、蒼翠森林、藍色湖泊、白色蒙古包熠熠生光,這就是我們美麗多彩的鄂溫克草原。

作者: 玲麗 責任編輯: 張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