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媒體動態

[人民網]調查爛尾比工程爛尾更可怕

2016-07-29 10:37:36  |  來源: 人民網

去年8月,媒體報道了河南週口鄲淮公路投資8億、開工六年仍爛尾,上億銀行貸款疑被私人套取的新聞。此事引起中央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要求依法採取措施,挽回損失,儘快解決問題。週口市副市長稱,將對報道中涉及的問題嚴肅查處,經偵已經介入調查。目前,事件過去已經近一年,這條公路現在已經全面復工,但原來參與建設的農民工仍在四處討薪,經偵部門的調查結果至今未對外公佈。

一個河南十一五期間的重點項目,當時針已經撥到了十三五,仍處於爛尾狀態,已經夠蹊蹺的。更蹊蹺的是,上億銀行貸款疑被私人套取,經偵調查近一年卻仍無下文。從工程爛尾到調查爛尾,疑團交織,迷霧重重,真相遲遲無法浮出水面,不免讓人發問,背後究竟有什麼看不見的秘密?

如果上億元銀行貸款確被私人套取,那麼相關司法部門就應該及時介入。原因很簡單,銀行貸款被套取不是簡單違法,而是嚴重犯罪,更何況涉及金額上億元。

這起事件還牽涉到農民工工資被拖欠。一名負責清運土方的包工頭説,他還欠20多名農民工工資沒有結,原投資方不給他的上線結款,他就無法給下線的農民工結賬。農民工掙的是血汗錢,不能及時拿到工資,勢必影響家庭和睦和社會穩定。但是,板子不能打在包工頭身上,應該打在投資方乃至相關政府部門身上。中央一再強調不能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行法律也有惡意欠薪罪,即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農民工工資還有拖欠到何時?

至於工程開工六年仍爛尾,調查機構亦應快速給公眾一個交代。也許這個爛尾工程較為複雜,所涉及問題盤根錯節,甚至牽涉到一些官員,但是,再複雜也不是調查爛尾的理由。調查已近一年,究竟進展到哪一步,暴露出了哪些核心問題,以及如何善後,調查機構在不違反法規的前提下應公之於眾,這是對國家財産負責,對公共利益負責,也是對所有關注者負責。

遺憾的是,從目前當地政府的姿態看,真相似乎是個“奢侈品”,太難求得。有個細節是,去年8月,週口市副市長王田業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就投資方套取上億銀行貸款,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問題,經偵部門已介入調查。而近日,記者再次聯繫王田業詢問調查進展,他轉述週口市政法委的意見稱,此事要保密,不接受採訪。

一個關乎公共利益的重點工程,有何秘密要保?即便有秘密,也不等於就該拒絕媒體採訪。有網友猜測,這起事件可能涉及權錢交易、損公肥私,不然官員不會捂蓋子。種種猜測都無確實證據,但是,如果一再藏著掖著,公眾難免議論紛紛;如果真相一再遲到,各種質疑就會越來越多。到最後,就會陷入塔西佗陷阱。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上提到了著名的“塔西佗陷阱”: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無論發表什麼言論、無論做什麼事,社會都會給以負面評價。無論工程爛尾還是調查爛尾,都已經傷害了政府公信力。如果面對公眾的知情權,再顧左右而言他,無疑使公信力更受重創。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調查必須有始有終,給出路線圖,公佈調查結果應有時間表。一定程度上説,調查爛尾,比工程爛尾更可怕。調查不能還原真相,問題就會沉于谷底,國家的錢就可能進入私人腰包,農民工就不可能拿不到血汗錢,工程也很難高品質地建好,受傷的政府公信力也不可能獲得修復。在此,我們呼籲真相早日呈現出來,調查結果儘快公佈出來,更希望相關責任人被依法懲處,不作為或亂作為的官員也被依法依規問責。

作者: 石川 責任編輯: 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