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族放下獵槍20年
2016-07-20 09:26:54 | 來源: 中國網民族頻道
1996年,鄂倫春獵民以環境保護和改變落後生産生活方式為目的,放下了手中的獵槍。興安嶺的主人在努力地適應著社會,改變著自己的生活。如今,中國最後一個狩獵民族已經放下獵槍20年。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裏住著勇敢的鄂倫春,一呀一匹獵馬一呀一桿槍,獐狍野鹿滿山遍野打呀打不盡……”這首上世紀50年代從大興安嶺傳遍祖國大江南北的小曲,就是鄂倫春族遊獵時期的真實寫照。
“過去在山裏頭生活很艱苦,冬天烤火取暖,前心熱後背冷,撮羅子裏頭有零下30來度。”談起禁獵前的生活,鄂倫春族獵民白色柱侃侃而談。
白色柱,今年58歲,任鄂倫春自治旗托扎敏鄉希日特奇獵民村黨支部書記已有23年了。他家祖輩是遠近聞名的好“莫日根”,長輩們不僅打獵好,而且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養牛。白色柱的父親因為會過日子,被當地的獵民稱為“唆唆”,即聰明、富裕的意思。到了他這一代,雖然山裏的野物越來越少,但他憑著出色的槍法和豐富的經驗,幾乎沒有空手回來過。
1996年1月,“禁獵令”發佈,獵民村面臨著生活方式的徹底轉變,很多老獵民抱著槍痛哭。用白色柱的話説,獵民一生有兩樣不能換,一個是槍,一個是老婆。放下獵槍,如何讓獵民們開始新生活,過上好日子?接下來,白色柱用實際行動找到了答案。他不僅率先戒了酒、交出獵槍,成為最早種地的獵民,而且在帶領獵民轉産中做出了各種嘗試。
2005年,白色柱調整種植結構,改變了過去只種小麥的歷史,根據市場需求,轉向種植大豆、蕓豆、馬鈴薯等。此外,充分利用托河的純綠色原生態資源、鄂倫春民族文化和淳樸的民俗風情等發展特色旅遊,搭建了5個撮羅子,開展以鄂倫春族部落飲食、歌舞、娛樂活動、嫁娶民俗等為主要內容的家庭旅遊項目。同時,白色柱還十分注重民族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傳承,籌建獵民村民族手工藝品加工廠,組織獵民婦女製作樺皮盒和獸皮服飾,進一步挖掘保護民族傳統文化,促進獵民就業和勞動創收。
20年來,白色柱先後被評為自治區、市、旗級優秀共産黨員,多次當選為旗、市和自治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2000年4月,白色柱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是鄂倫春自治旗建旗以來第一個鄂倫春族全國勞動模範。2008年,白色柱還赴澳大利亞參觀學習國外先進的農牧業技術,成為第一個走出國門的鄂倫春族獵民。
如今,彩電、冰箱、電腦等現代化家用電器在獵民眼裏已不再是新鮮事物,獵民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受外界的影響,獵民的思想觀念也在與時俱進,現在,他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查詢科技資訊,學習養殖知識和技術,也銷售農産品和民族手工藝品。白色柱做夢也沒有想到,禁獵20年間,鄂倫春獵民的生活會發生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
放下獵槍,獵民們開始了新生活。
作者: 王力傑 | 責任編輯: 張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