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媒體動態

[人民日報]用力過猛也是毛病

2016-07-19 14:26:23  |  來源: 人民日報

  漫畫 徐鵬飛

用力過猛,出現媚俗化傾向,會降低電影的藝術品格,改寫觀眾的審美習慣,最終成為一種庸俗的市場需求力量

國産電影創作存在用力過猛的症候。症候表現之一:從點明題旨到直接説教。電影需要有先進的思想導向,但正如恩格斯所説:“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表現之二:從煽情到矯情。國産電影喜歡在劇情的節點上調動各種手段強化情緒,要麼催淚,要麼催笑聲,有時甚至令人起雞皮疙瘩,設計感過強。表現之三:從找情趣到求狂歡。用力過猛會把情趣變成惡搞、變成粗鄙,表現為庸俗、媚俗和低俗。表現之四:從追求時尚到崇尚浮華,影片從展現酷男靚女變成消費男色和女色,從展示人物精神世界走向炫耀奢靡生活。

我們不能因為創作層面上的用力過猛屬於藝術表現方法領域的問題而小覷這一症候。用力過猛對中國電影創作和電影生態環境都會構成傷害。對電影而言,內容為王,敘事為先。用力過猛使電影作品喪失藝術真實性,變得虛假浮誇,更重要的是喪失電影的藝術品格。用力過猛而催生的浮誇、浮華、浮躁的電影作品,形成一種不良的藝術創作風氣,降低或改寫觀眾的審美習慣和審美品格,最終成為一種庸俗的市場需求力量。正因如此,一部分觀眾養成了追逐浮華的觀影習慣,也相應地形成了這一類市場需求。這種電影生態環境讓那些影像風格精緻、鄭重而誠懇地表現生活的作品失去了觀眾,銳意創新之作以及充盈著家國情懷、人文精神的作品在電影市場遇冷,這對中國電影的傷害非常大。

用力過猛何以成為國産電影較為普遍的痼疾?有的創作者把成因歸咎於電影市場的需求,認為時下的電影市場需要奇觀、需要生猛、需要狂歡。不適應觀眾就沒有市場,但是,不引領觀眾就沒有未來。抱著巴結市場、討好觀眾的心態創作,不是一個創作者應有的創作心態。再説,電影市場的這種需求慣性恰恰是這類作品培育出來的。

電影生態環境出現不良現象,需要綜合治理。首先需要回歸電影藝術本體,清醒地把握電影創作主旨,紮根生活,紮根人民,準確而生動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形象。用藝術征服觀眾感染觀眾,用藝術愉悅觀眾,才能徹底地征服觀眾,獲得忠實的認同。

中國電影處於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轉型升級的時代,也處於隱憂暗藏的時代。如何保持中國電影發展的良性勢頭,這是目前需要冷靜思考的問題。找出並直面創作痼疾,找準中國電影創作的美學方向,才有助於中國電影走向良性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19日 14 版)

作者: 責任編輯: 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