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地方傳真

雲南中煙精準幫扶布朗族脫貧致富

2016-07-18 09:17:15  |  來源: 新華社

“不讓一個民族掉隊”——雲南中煙精準幫扶布朗族脫貧致富

新華社記者徐博、吉哲鵬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崖比耕地多。”一首順口溜道出了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擺榔彝族布朗族鄉居民的生活生産條件。這兩個鄉共有布朗族人口1160戶5001人,是該縣布朗族最為集中的聚居區,也是該縣乃至雲南省扶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摸清家底,地盡其利

“木老元鄉建檔立卡貧困戶530戶1545人,擺榔鄉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49戶1690人。”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紹明説,“我們通過調研,摸清了每一戶的‘家底’,為每一戶脫貧制定了詳細的方案。”

過去,木老元鄉主要靠種植苞谷、洋芋等作物,經濟結構單一。“現在,海拔1400米以下區域發展養牛、果蔬種植,海拔1400米到1900米種植核桃、養雞,海拔1900米以上種植中藥材、放養黑山羊。”木老元鄉黨委書記王冰淩説。

她介紹,雲南中煙在對口幫扶的過程中,根據各村不同的特點,制訂出詳盡的産業發展規劃,並給予補助。

“一是扶持對象精準,二是項目安排精準,三是資金使用精準,四是措施到戶精準,五是因村派人精準,六是脫貧成效精準。”雲南中煙總經理朱紹明説,只有沿著“六個精準”這條“管道”走,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扶貧效應。

措施到戶,人盡其才

木老元鄉木老元村阿文甸的母親、妻子長年生病,兩個小孩仍在上學,家裏只有四畝坡地,是當地的重點扶貧對象。

該鄉依託雲南省大本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發展食用菌種植,其中雲南中煙扶持1000萬元。公司統一提供優質菌、統一建設標準化種植大棚、統一進行技術指導培訓、統一産品銷售。同時,建立最低收購保護機制,確保每棒利潤不低於一元,否則進行補貼。

一沒資金、二沒技術的阿文甸2016年種了4萬棒,當年即可實現脫貧。

同時,自雲南中煙實施整族幫扶以來,圍繞“1戶1人1技能”素質提升工程,項目區共培訓2634人次,除種植、養殖外,還涵蓋了駕駛、電焊、建築施工等內容,為布朗族青壯年走出深山打工提供了技能儲備。

在雲南中煙的扶持下,施甸縣引進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萬家歡集團建設特色水果種植基地,計劃投資2400萬元,初步規劃種植藍莓1000畝、高密植蘋果1000畝。進入豐産期後,每畝純利能達到10000元以上。

更為難得的是,公司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合”的經營模式,讓當地農民能夠實現一份土地,三份收入(土地租金、打工收入、入股分紅)。

經測算,經過培訓後,基地可帶動100余戶建檔立卡戶每戶每年增收4萬元;而土地租金又可讓當地群眾增收140萬元。

安居樂業,斬除“窮根”

“夏天一下大雨就容易發生山體滑坡,家家戶戶都有被滑坡‘襲擊’的遭遇,晚上都得‘睜著眼睡覺’,提心吊膽。”擺榔鄉尖山村村民阿學祥説。

木老元鄉、擺榔鄉的貧困人口多,居住地大多山高坡陡,洪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

實施安居工程,2015年,雲南中煙投入幫扶資金2億元,分批建設特色民居1158戶,實施易地搬遷581戶,並配套排澇溝、入戶道路硬化、新農村衛生處理設施、太陽能路燈等,為布朗群眾的産業培育奠定了基礎。

整族幫扶中,雲南中煙格外重視教育發展。目前,由雲南中煙援建的木老元教育園區已經全面開工,開展布朗族聚居鄉初中生異地就學模式新探索;雲南中煙還向施甸縣善洲實驗學校捐款500萬元,用於改善該校的辦學條件;同時,安排擺榔鄉119名七年級學生到施甸三中就讀,更多大山裏的孩子有了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

“面對‘整族脫貧、整鄉推進’的艱巨任務,我們要徹底改變過去企業扶貧‘給錢了事、錢到完事’的簡單做法,切實做到‘既要錢到位,更要事辦好’。”朱紹明説,“幫助老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我們用真心、真情、真愛,不讓一個民族掉隊。”

作者: 徐博 吉哲鵬 責任編輯: 吳愛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