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媒體動態

[京華時報]英國新首相,將帶來什麼樣的新內閣

2016-07-14 10:41:49  |  來源: 京華時報

原標題:英國新首相,將帶來什麼樣的新內閣

普遍預料新內閣將是個充滿折衷妥協色彩的內閣,但倘若奧斯本如不少分析家所預料的那樣留在內閣並出任外相,“梅內閣”未來的“卡梅倫色彩”恐怕仍會很濃厚。

近期“爆炸新聞”不斷的英國再度新聞爆炸:早先宣佈因“脫歐公投”結果事與願違而擬辭職的卡梅倫,宣佈將於13日辭職,同樣有“鐵娘子”綽號的內政大臣特雷莎·梅,屆時將成為繼撒切爾夫人之後的第二位女性英國首相。

按照程式,保守黨應在9月9日召開黨代會,選出新一任黨魁,並由新黨魁以下院第一大黨領袖身份接任首相,任滿卡梅倫餘下的任期至下屆(2020年)立法選舉。那麼何以會出現特雷莎·梅在公投結束三周內“火線上任”的局面?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卡梅倫欽定的接班人是和他理念高度一致的財相奧斯本,但隨著卡梅倫辭職,奧斯本已提前出局。接下來人們曾普遍看好前倫敦市長、“脫歐派”領軍人物約翰遜,沒想到他在公投後宣佈“功成身退”。在這種情況下,黨魁選舉暨未來首相人選爭奪,被認為會在梅和“保守派脫歐三傑”之一的利德索姆間展開。7月11日利德索姆也宣佈退出,黨魁爭奪成了梅的獨角戲,早有退意的卡梅倫便順水推舟宣佈提前結束看守內閣狀態,讓梅早日“上課”。

“脫歐”公投以脫歐告終,很大程度上緣于保守黨內部意見不一,在保守黨許多重量級人物看來,這種狀態若持續下去,對保守黨不利。“脫歐”公投後反對黨和輿論紛紛施壓,希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舉行新的立法選舉,以産生新的議會格局、新的執政黨和新的首相,反對保守黨利用自己在下院過半議席“私相授受”,耗滿由卡梅倫在2015年大選中贏來的5年執政期。如果保守黨四分五裂,會增大反對黨漁翁得利和保守黨提前終結執政黨地位的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留歐派”選擇了資深且各派都容易接受的梅。梅的政治風格保守,接近傳統的保守黨主流,雖然主張“留歐”,但在拒絕“難民強制配額”、主張限制外國移民等問題上卻和“脫歐”派有不少共同語言,由她繼任黨魁、首相,“脫歐”派容易接受。同樣,“脫歐”派也明白,不論“脫歐三傑”中哪位出任黨魁,保守黨都勢必陷入更嚴重的分裂,覆巢之下無完卵,這並非他們所期望的結果。

“必須在2020年大選前保住執政地位”這一政治共識一旦迅速形成,接下來的事就順理成章了。值得一提的是,“脫歐”公投後曾聲稱要把啟動“脫歐”進程推遲到年底的梅,在確定繼任首相後旋即改口,稱自己將“切實啟動”程式並儘快與歐盟“心平氣和磋商”,力爭“好聚好散”——很顯然,這是在作保守黨新黨魁、英國新首相的“政治共識最大化”姿態了。

保守黨迅速穩住陣腳也打亂了工黨的節奏,他們雖發出憤怒抗議,重申“提前解散議會大選的必要性”,但在議席不過半、內訌未消停的情況下恐已於事無補。普遍預料新內閣將是個充滿折衷妥協色彩的內閣,但倘若奧斯本如不少分析家所預料的那樣留在內閣並出任外相,“梅內閣”未來的卡梅倫色彩恐怕仍會很濃厚。

 

 

作者: 責任編輯: 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