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博物館也要學會“講故事”
2016-07-11 10:05:38 | 來源: 光明日報
最近,國內某博物館一個大型展覽匯集了眾多精品,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觀眾從展廳走出時卻很懵。有人坦言,精品雖多,但彼此沒有明顯的主次與關聯,銘牌上也只是簡單寫著名稱、年代、出土地點,像是把文物從庫房搬到了展廳,讓人看不出頭緒,也提不起興致。
實際上,這應該是很多參觀者的普遍感受。一些展覽開幕式熱熱鬧鬧,展館中卻深沉嚴肅,觀眾走馬觀花,不明所以。須知,博物館中有大美,也有“門檻兒”,參觀者的知識儲備、鑒賞水準等,必然會影響到其究竟是“看熱鬧”還是“看門道”。所以,作為面向大眾的公共文化機構,博物館在布展時就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受眾的感受,寓教育于情感,融引導于貼近,講好文物故事,吸引公眾參與,而不是要求大眾都具有專業水準、專業眼光。
正如專家已經指出來的,目前國內的很多展覽還停留在精品展、名品展的概念階段,缺少獨到的策展思路和呈現方式。把以前深藏不露的“家底”擺放出來,還只是第一步。關鍵是還要有好的想法、好的故事,吸引公眾參與到文化互動中來。
文物凝固下來的,是活生生的歷史,通過文物的“述説”,人們可以穿越時空阻隔,觸摸歲月滄桑。傾聽歷史回聲,與古人對話。而這一願景的抵達,則有賴於今人精心的考量、巧妙的設計,乃至絕佳的文物組合呈現。一個好的展覽,應該是在洞悉觀眾心理的前提下,讓故事環環相扣、一波一波演繹,進而復原出鮮活的歷史文化圖景。
英國策展人、任職于諾丁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托馬斯·哈特曼博士前不久談到策展時説,每一個標本都代表一個生命體的終結,而背後的故事有待人們深入挖掘。沒有牙齒的豪豬、牙口很差的狗,每一件骨骼都會告訴我們關於它自己的故事。而與參觀者最好的互動方式,即在展覽之初,就丟給他們一個謎團,再輔之以資訊線索,讓他們自己找到謎底。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康柏堂也曾説,世界級博物館的核心指標是“策展人”。即以最佳方式展示、發掘展品在審美和教育方面的重要意義。遺憾的是,國內博物館界以“策展人”自居的不少,名實相符的卻不多。而很多城市往往更關心博物館對地方形象的展示、對旅遊經濟的拉動,還顧不上布展、互動等事務。
近年來,國內各地掀起了博物館建設熱潮,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登記註冊的博物館已達4692家,有些地方甚至提出建設“博物館之城”的口號。而其軟體“偏軟”的問題也日益突出,館藏名目過於粗略簡單,展覽解讀不夠,景觀製作倣真度不高,觀眾參與項目偏少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博物館非但不可能真正走入民眾,也難成“城市名片”。
説到底,博物館不能僅僅是博于物,更要善於講好故事。一次成功的布展,應該是博物館與受眾共同完成的。套用德國文藝學教授姚斯的“接受美學”理論,即博物館布展的核心應該是從受眾出發,從接受出發,一個好的展覽,若沒有參觀者的參與互動,最多只是半成品。
作者: 胡印斌 | 責任編輯: 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