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地方傳真

東天山腳下的“河北人家”

2016-07-07 17:06:15  |  來源: 天山網

58年前,一位叫于甫雲的河北支邊青年來到東天山腳下的博斯坦村,幫助村民們擊退了可怕的傳染病——麻疹。為村民施醫解藥、祛除病痛,讓他在當地贏得了很大的聲望。隨後這位受人尊敬的于大夫選擇留在村裏,並舉家從河北遷來,成為這個村莊中唯一的漢族人家。如今,于家已走過了四代人,全家老少十多人,都能説流利的維吾爾語,他們的生活已跟周圍鄰居完全融合。58年過去了,從燕趙大地到塞外天山,于家人的根,已深深紮在了博斯坦村。

6月22日午後,同學和朋友相約來到于家,于學然(中)和朋友們演奏木卡姆。

新疆日報訊(記者何進 任佩攝影報道)6月22日,記者在哈密市伊州區採訪時,聽宣傳部的同志介紹于家的故事,遂決定去一趟博斯坦村,拜訪這戶“河北人家”。

離開市區,頂著火熱的太陽,穿過一大片戈壁灘,汽車停在了伊州區五堡鎮博斯坦村。在一片迎客的綠樹濃蔭裏,陪同記者採訪的鎮幹部艾買提·那買提敲響了一家民族風格裝修的院落大門。院子裏的人用洪亮的維吾爾語應了一聲,門打開,一位面容清癯的漢族老人出現在面前,用維漢雙語和我們打著招呼,他就是我們要拜訪的于家主人——于學然。

入鄉隨俗學雙語

穿過院子裏青翠的葡萄架,于學然將我們領進會客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潔白的墻壁和整齊的紅色地磚;長6米的大炕上,鋪著精美的地毯,擺放著繡著金線的靠枕;壁櫥裏瓷碗、銅壺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一本維吾爾語版的哈密十二木卡姆書籍和艾捷克、都塔爾、手鼓等樂器依序排列;室內還張貼著幾幅維吾爾書法作品。滿屋鮮明的民族風格中透出一股雅致。

1957年,年僅5歲的于學然跟隨父親于甫雲從河北支邊到新疆。1958年,當時的五堡鄉附近麻疹病突發,博斯坦村很多幼兒患上了這種可怕的傳染病。上級安排在五堡鄉當醫生的于甫雲到博斯坦村參與住村治療,年僅5歲的于學然跟隨父母一同到來。

當時,博斯坦村醫療衛生條件不完善,父親毅然選擇紮根在這片土地。忙於工作的父親將於學然送到了附近村小學接受維吾爾語教育,小小年紀的他和村裏的小夥伴一起上學下課、同吃同玩一起成長。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掌握了維吾爾語會話,而且越説越流利。

“父親常教育我們要入鄉隨俗,學好雙語,更方便和鄰居的交流,也交到更多朋友。”于學然説。

平時在家,一家人也經常會用維吾爾語交流。于學然舉了個例子:比如他經常説“手洗手,手洗臉”,這句話若用漢語説來,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可是在維吾爾語裏,卻生動地表達出“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意思。

1972年,于學然結婚,妻子沈秀雙是同鄉。現在,打馕、做抓飯、燜餅子、烤肉、拉麵,這些新疆美食,沈秀雙樣樣精通。剛來新疆時,沈秀雙還是扎著粗辮子的河北小媳婦打扮。當時在生産小隊幹活,和大家一起去割麥子、拾綠豆,村裏的婦女們在地裏有説有笑,由於語言不通,沈秀雙只能在一旁不作聲。害怕沈秀雙受冷落了,幾位熱心的嫂子專門湊過來和她親近,一開始都是用眼神、手勢來溝通。後來,隨著沈秀雙學會維吾爾語,這種肢體動作和眼神的交流也漸漸被爽朗的大笑和流利的交談取代。

他們的4個孩子都在這裡出生、上學、成長、成家。于學然最小的兒子于廣成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到鄰近的柳條溝小學當了一名鄉村教師,教了14年哈薩克語,最近調到鎮上工作。小孫子于少華在祖父輩曾經讀書的學校裏接受雙語教育,目前正上5年級。

守望相助促和諧

改革開放初,由於懂雙語,于學然到哈密市區附近做點小生意。1984年,有了些家底,他在村裏第一個買了大貨車跑運輸。“我們家庭經濟搞得紅紅火火,作為村裏第一個富裕起來的家庭,鄉親們都為我們高興,沒有一個眼紅的。”于學然説。

老于家這輛村裏“第一車”,後來還成為救命車。

1998年,除夕剛過,鄰居哈德爾·伊麥爾德敲響院門,焦急地呼喊于學然的名字。原來他的妻子難産,鎮衛生院束手無策,情況萬分緊急,必須送到70公里外的哈密市醫院搶救。于學然連厚衣服都來不及帶一件,就趕緊開車送他們趕路。

還好送得及時,母女平安。這件事,被哈德爾一直記著,他逢人就説:“要是沒有于大哥,我的女兒就不能平安出生,于大哥是我們家的恩人。”當年的小姑娘,轉眼已經上了高中。“這姑娘一直跟我們格外親,每次回村裏遠遠見到我,就會跑過來親熱地喊我‘大伯’。”于學然説。

博斯坦村屬於古村落,土地都靠坎兒井來澆灌,村裏有一大片果園遠離居住區。前往果園的道路土壤沙化嚴重,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加上來往的車輛碾壓,揚起的沙塵嚴重影響了果園的挂果率,給村裏很多人家造成了經濟損失。于學然請人把原來的土路修成石子路,十幾戶村民的果園揚沙問題得到了解決。

有時候,幹完自己家的農活,于學然就開著拖拉機幫助村裏勞動力少的人家犁地、拉肥料、運葡萄……現在於家還有20多畝地,但孩子們都成家出去了,農忙的時候,鄰居們就經常來幫忙。

鄰里鄉親似一家

58年過去,于家人的生活習慣也和周圍的維吾爾族鄉親一樣。于學然出門會戴一頂小花帽,和村民見面交流,問候語和禮節一樣不少。而妻子出門時則喜歡扎一方彩色頭巾,穿著維吾爾族的傳統衣裙和一幫家庭主婦們有説有笑地逛街。

村裏誰家有紅白事,都會叫上于學然一家。逢年過節,互相贈送羊肉、馓子。

春節時,鄰居和好友也會來他家裏慶祝。有時候都不用邀請,朋友們就會直接到家裏來,“多過個節日,一起開心。雖然村裏只有我們一家漢族,但每年的春節,我們在村裏都是過得熱熱鬧鬧。”于學然説。

周圍的維吾爾族鄰居能歌善舞,從小耳濡目染,于學然也喜歡表演哈密十二木卡姆。

午飯剛過,老朋友卡德爾·阿不列力木和吾甫爾·阿不都拉就相約著來到于學然家串門。盤腿坐上會客室的大炕,幾個人熟練地拿起樂器開始表演木卡姆。

卡德爾跟于學然是小學同學,後來一起學習木卡姆表演,彈奏艾捷克,成為了于學然的器樂老師。

于學然目前能完整演唱哈密木卡姆中的“烏魯乎圖”和“大地亞姆”兩個曲調。曲調反映的是維吾爾族人民堅韌不拔和積極向上兩種精神風貌。

2015年,在一次五堡鎮的文藝表演中,人們發現了這個熱情演唱著木卡姆的漢族老人,于學然家的故事被發掘出來。當年,他被評為哈密地區“民族團結先進個人”,家庭也被評為“民族團結教育之家”。

老于説:“長期生活在一起,我感受到維吾爾族是一個團結友愛,勤勞善良,充滿包容心的民族。”

2003年,父親于甫雲去世,“按照河北老家風俗,老爺子在家停棺三天,村裏家家戶戶都派人來看望‘于大夫’,老人們還輪番到府陪著我母親説話,安慰她。當時從河北老家也趕來了3個親戚,看到鄉親們和我們家的感情,都非常感動。我二叔跟我説,村裏有這樣的好鄰居,不是親戚勝似親戚。”于學然回憶説。

作者: 何進 任佩 責任編輯: 張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