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媒體動態

[南方日報]警惕“造街熱”

2016-07-05 09:48:52  |  來源: 南方日報

2011年,知名作家馮驥才撰文《老街的意義》,從天津估衣街的由來及演化切入,講述老街對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意義。去年,他又寫了一篇《倣古街,請三思而後行》,直指一些地方盲目興建“倣古街”。兩篇文章一正一反,關注的是時下城市化進程中頗為流行的“造街熱”。饒是馮驥才先生知名度頗高,但從現實來看,其一而再、再而三的呼籲似乎並未讓一些地方的決策者冷靜下來,且這種“造街熱”大有從城市向一些古村落蔓延之勢。最近有報道提到,近年來一些地方為了發展旅遊,幾乎每縣每鎮都在投資建設一條街,結果陷入同質化、低水準重復建設的“怪圈”。

從地標熱、劇院熱到創意園區熱,如今“倣古街”也越來越成為“標配”,似乎沒有個外觀上看起來古香古色的地方,就無法展現文化底蘊。從旅遊開發的角度説,打造特色文化街區的大方向是對的,特別是若能與本地的歷史文化相融合,不但可以在激烈的旅遊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且有助於對文物古跡的保護和特定地域文化的傳承,可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不誤。在這方面,國內外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巴黎,城市化興起的同時也面臨著老城街道狹窄、設施陳舊、衛生條件差等問題,拆舊蓋新呼聲很高,不過當地人卻通過種種努力,讓那些老屋老街保留下來,並通過合理再造,成為今日吸引各國遊客的“文化空間”。再比如我國的烏鎮,堅持“遷、拆、修、補、飾”,遷移歷史街區裏的現代工廠,用舊材料和傳統工藝修繕老建築,不僅讓這座千年古鎮的歷史風貌得到存續,更成為熱門旅遊地,實現了保護與開發的雙贏。

各地究竟建了多少“倣古街”,尚無權威數字可考。前兩年有媒體稱,江西某地級市一時間有近十個倣古項目密集開工,或可從中窺探其流行之勢。須承認,部分“倣古街”確實提升了一個地方的知名度,增加了地方收入,但另一些“倣古街”,雖然打著復古文化傳統的旗號,現實操作卻讓人看不明白。就像馮先生歸納的,遵循的是一套程式化的動作:找賣點——找投資——找規劃——找古建施工隊。結果呢,只是簡單地將古建築元素附加在現代建築上,畫個梁雕個棟,青磚粉墻,把彩旗招牌一挂,做得卻是美食街、飾品街或是偽古玩街的生意。遊走于這樣的街巷,輕則似曾相識,重則“千城一面”。更有甚者,不憚以保護為名行“圈地”之實,遷走原住居民,大舉招商,讓原本充滿人情味和鄉土文化的街區,氾濫著濃厚的商業味兒。素有“民居博物館”之稱的雲南建水縣,當年不就因建倣古商業街而拆除古民居引發過爭議麼?

如同那些盲目趕時髦的一樣,追得上“造街熱”,不意味著造出來的街一定熱。具體情形從相關報道和遊記中足以找到充分的細節,如“一條倣古街,到處是佛具店、小吃店……多數店舖門庭冷落,真懷疑是不是要倒閉了,清一色的新建築,這樣沒有歷史滄桑古舊感的建築乏味突兀的很!”“倣古街扎堆醫療保健店,管委會負責人稱讓倣古街熱鬧起來是目前的主要任務。”這種尷尬局面的出現,直接原因是定位不清,深層次的恐怕還是缺乏對這些街區和村落的歷史文化的深度發掘。規劃時沒上好文化課,吆喝起來自然沒賣點。應了同濟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教授阮儀三所言:重數量輕品質,重形式輕內涵,“缺乏厚實的歷史感召力,忽視了自身地域特色,而商業慾望又過於濃重,命運實在令人憂慮”。

馮驥才先生説:“一條老街總是曆盡滄桑。”這裡的滄桑,不單指時間久遠,還包括其所承載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文化積澱。一城一景容易造,但“羅馬非一日建成”。“倣古街”的規劃和建設,可以有商業利益的考量,但離不開人文底蘊。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開發城市舊街區還是古村落,對歷史文化的尊重都應該擺在重要的位置,而不是等到拆完了再去倣造。

 

 

作者: 張東鋒 責任編輯: 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