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孩子們需要什麼樣的“道德與法治”
2016-05-27 11:30:07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孩子們需要什麼樣的“道德與法治”
中小學生的政治課本要改了。讀到這個消息,我的第一反應是從記憶庫中檢索當年的政治課印象,然而腦海中卻一片茫然。今天使用頻率極高的公民、權利、法治等概念,在當時完全沒有多少認知。時過境遷,那個時代已漸漸遠去,權利觀念與法治話語的崛起,令新的時代萌發出勃勃生機,學生的政治課堂上想必也應當充滿活力。
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是: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佈《關於2016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16年起,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將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這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法治”二字首次出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政治課程名稱中。有關人士透露,在年底即將出臺的高中新課標中,政治與法治或也將成為獨立的必修單元。
將小學、初中政治課更名為“道德與法治”,無疑是教育主管部門對依法治國戰略的響應。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要求,“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前不久發佈的《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將青少年作為法治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提出堅持從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當今,法治成為每個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無論是作為法治建設的基礎工程,還是作為學生成長的素質工程,將法治納入義務教育內容體系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和中小學生談法治?良好教育目的的實現,不僅要求用行政手段進行設計和推動,更要求編寫出一套符合時代特色的優質法治教材。現代法學門類眾多、體系龐雜,中小學生的教材不可能容納所有的知識內容,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選擇那些最基本、最易懂、最關鍵的知識就十分重要。據稱,一些統編教材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寫當中,有的即將進入審定環節。筆者以為,在知識點的選取、內容的安排、表述的方式等問題上,不妨廣泛徵求社會意見,尤其是法學界人士的建議,真正將現代法治知識體系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展現出來,通過對憲法、權利、程式等價值的通俗闡發,在孩子們稚嫩的內心裏播下一顆法治的種子。
當然,教材的改變離課堂的改變還有距離。除了教材的編寫外,還需重點培育一批懂法治、信法治的優秀教師。他們有能力採取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多樣化教育方式,將中國法治予以鮮活的敘述而非呆板的灌輸。説實話,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考試體制下,我很擔心教育部門具體而細緻的安排最後會變成應付差事式的死記硬背。倘若如此,我們所孜孜以求的法治生活方式,就很可能在稚嫩的心靈留下一個不受歡迎的壞印象。例如,憲法的精神、憲法對於每個人的關懷、憲法對於權利尊嚴的彰顯,這些都不是通過死記硬背就能灌輸的。好的教育需要于每一個具體的人與憲法文本之間建立感性關聯:社會上的人從何而來,為什麼能夠彼此安分守己,政府為何建立?只有通過深入淺出地講故事,才能讓未來的國家公民從小形成對憲法的良好印象,從中養成公民責任意識。
“小學講故事,初中講規範,高中才去進行法學理論解讀。”有人這樣解釋法律教育在國民教育中的設置。真正要實現各個階段的法治教育效果,必須極力避免這麼幾種做法:一是把法律壓縮為乾巴巴的文字,讓孩子死記硬背,這樣只會讓孩子對法律心生厭惡;二是把法治課上成遵紀守法課,偏重刑法、處罰法等義務性規範的宣教,這樣可能令學生對法律心生恐懼;三是把法律教成一種純粹的工具,而缺乏培育精神層面的信仰基因,這樣將會加劇法律工具主義的流行。
在社會法治素養還普遍不高的形勢下,想要通過法治課讓中小學生變成“法治通”是不可能的,法律所包含的博大精深內容也很難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全面鋪開。法治課必須有所取捨、有所講究,專注于培養孩子的公民意識、憲法意識、法治意識,將權利觀念、程式公正等現代法治價值理念植入內心,把法治的種子撒播進孩子的心田。只有這樣,才能期待未來孕育出法治的參天大樹。
作者: 傅達林 | 責任編輯: 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