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文物修復師圈粉實際是歷史資訊在傳承
2016-04-21 14:13:59 | 來源: 京華時報
生在央視,走紅于B站,自媒體人再接力,《我在故宮修文物》的成名路徑非比尋常。這部三集紀錄片最初在央視九套播出,當時只道是尋常。然而,文物修復師的故事被上傳到Bilibili網站時,迅速達到爆紅程度,如此的成名方式,徹底改變了此前文化網紅成名的路徑依賴。以B站、A站等為首的二次元潮流文化網站,亞文化的彈幕直播平臺,將90後、00後審美趣味詮釋得淋漓盡致。按照B站董事長陳睿在2015年的説法,B站用戶中75%是90後,17歲以下的中學生甚至超過三分之一。《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觀眾更是集中于大中學校在校生,他們能夠被謎一樣的傳統文化所迷住,他們的目光從通俗劇《甄嬛傳》《步步驚心》專注到文化承載者日常的紀錄片,顯然象徵了青少年在精神文化領域的訴求,要比年長者更為進取。
以鐘錶師王津(小圖)為代表的故宮博物院的文保科技部文物修復師們,在B站圈粉無數。孩子們在黑雲壓境一般的連綿彈幕中發出對王津師傅的讚譽,溫文爾雅、芝蘭玉樹,在他們看來,在故宮修文物的工匠們,是最職業的匠人,有著最為終極的幸福感,是中華文化擔當,他們和文物的緣分,不僅有天賦、勤奮,信念更為重要。正是他們的溫度、目光,才給了文物以價值,才有歷史資訊的散播。故宮師傅們不僅是專業院校科班畢業,而且採取歷史悠久的師徒制,他們既有現代制度的保障,又要追溯歷史細節和維持源流的門戶。遮蔽在歷史暗影裏的文化以及其守護者,和流行文化偶然相遇,頂級格物大師的日常在B站粉絲們腦洞大開殺戒時可以承受其想像和拼貼,以一絲不茍的修理技法、手把手的教誨、樸素語言對於至尊藏品的性格評點,讓粉絲們膜拜于文化的資訊密度。從孩子們油然而生發的彈幕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管子》“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我們可以輕鬆地從烏泱泱的狂歡彈幕中看到諸多小朋友要去學習文物修復技術、傳統文化、歷史地理學等等。90後、00後的絕大多數,幾乎在少年時便已經默認這個世界為網際網路時代,他們的青春期與電子産品大抵可以看做是共同進化,彼此幾乎是共生態,《我在故宮修文物》在B站的走紅,是一個明確的暗號。歷史資訊通過這種方式傳承,當然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
曾幾何時,當下中國人對於民國時期有著浪漫想像,所謂民國范兒來對照當下中國的粗糙。然而,實質上民國識字率也就一成左右,相信能夠達到本科學力的精英也就百分之一的可能性。豆瓣評分依然高居9.4分,以至於被形容為“完全不給其他國産片留活路”。現象級文化産品《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爆紅,可以從一個側面説明當下青少年精神生活的追求遠不用掌握著主流話語權的年長者憂心,他們完全可以自發去深度閱讀各種有意思的文本,我們也應該記得民國時期的進步者梁啟超、李大釗、陳獨秀、胡適、魯迅等,大家是樂意相信青年有著更為美好的未來。50後的青春期是動亂歲月,60後、70後的青春期,文化産品也是非常匱乏,部分70後和80後在網際網路的精英時代有所收穫,然而他們還是將網際網路看做工具,而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對於90後、00後來説便是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他們正常呼吸的空氣,他們更為容易地接受各種花樣翻新的娛樂文化,傳統文化也必然以現代格式與他們産生共鳴,B站的觀影文化可見一斑。只有青年人自願去做金字塔的塔基,金字塔塔尖才能更高、更穩固。美的事物更為普遍地吸引著90後、00後,他們的未來才會更美好,這也是與不斷奮鬥中的70後、80後最大的不同,畢竟大多數中年人的精力更多是在世俗層面。
作者: 雲飛揚 | 責任編輯: 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