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隨意取洋名”現象之我見
2016-04-13 15:31:04 | 來源: 南方日報
原標題:“隨意取洋名”現象之我見
人民日報日前刊發一篇“微調查”,説的是西南某省會城市,不管是商業小區還是購物中心高比例所取的“洋名”問題,甚至部分公交車站也以附近小區或者商場命名,從而出現被“洋地名”的現象。而這些所謂“洋名”,也無非就是“曼哈頓”“泰晤士”“維也納”“地中海”,或者“香榭麗舍”“挪威森林”一類。“微調查”指出,這並不是該城市的獨特現象。信然。
如今全國各地早有“千城一面”的詬病,應該説,這種詬病往往局限于那些以物質形態出現的建築風貌的高度同質化;在文化形態層面,比如“取名”的高度近似,實際上不遑多讓。在那些著名的“洋名”之外,不著名的更比比皆是,看看街上的店舖招牌,尤其是服裝類的,會有更多發現,基本上非“洋”不取。物質形態與文化形態二者合一,足以使原本個性比較鮮明的城市,漸漸變成如同克隆的産物。順著“微調查”想補充一句的是,這也並不是今時才有的獨特現象。1996年8月,我就寫過一篇《不會取名》,非議過這種現象。那時除了“隨意取洋名”,還滿街都是“貴族風範”,總督總統、帝王天子豪門,舉目可見。20年過去了,印象中階段式的整頓也有過幾輪,可惜,“隨意取洋名”依然成為現象,並無衰減勢頭。那麼我就覺得,恐怕要找找文化方面的原因了。我指的是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也就是我們一些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少可以找出這麼兩點吧:一個是文化取向出了問題,再一個乾脆就是沒文化。
文化取向上的問題,表現為對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看看各城市的所謂地標性建築,要麼是千篇一律的玻璃幕墻,要麼是各種奇葩設計的試驗場,無不標榜所謂“現代的”一面,恰恰漠視了“民族的”一面。我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發行過一組21枚《中國民居》普通郵票,分別呈現21個省市區的特色建築,其中很有一些屬於城市。但是這些特色,被我們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毫不惋惜地丟掉了,於是在外表相當光鮮的城市裏,傳統元素、民族元素成了文化殘存,形單影隻,要麼是倣古的東西一哄而上。總之,沒有或極度缺少引用國際先進理念設計出來的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質的建築。這就等於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一種不打自招,在這樣的背景下,“隨意取洋名”可以説自然而然。就像老舍《茶館》裏的小劉麻子溜須沈處長:“他呀,老把‘好’説成‘蒿’,特別有個洋味兒!”帶點兒洋味兒,成了自覺追求。與此同時,説人家沒文化,當然不是以從前文盲的那種標準來衡量,識字與否,而是數典忘祖。
取名如何多少有學問支撐。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裏有一段取名趣事:長孫出世,大家都説長得醜,“方遯翁想起《荀子·非相篇》説古時大聖大賢的相貌都是奇醜”,乃給孫子取名“非相”,但方鴻漸説《封神榜》裏的兩個開路鬼,哥哥叫方弼弟弟叫方相,“方非相”的名字好像在跟鬼兄弟抬杠,老方置之不理。因為“去年戰事起了不多幾天老三鳳儀的老婆也養個頭胎兒子”,他深感於“兵兇戰危”,乃據《墨子·非攻篇》給這個孫子學名“非攻”。接著又用姜太公故事預取了“非熊”,用唐人傳奇預取了“非絪”等十幾個,“只等媳婦們連一不二養下孩子來頂領”。我們在忍俊不禁之餘,能不敬佩其中的知識含量?取地名也是這樣。“張家界市”的前身是“大庸”,既是春秋時期庸國所在地,又是合《大學》《中庸》而為之,那是多有歷史和文化內涵的名字!
“隨意取洋名”的相形見絀自不待言。這種至今仍在氾濫的現象值得高度重視,問題不該“無解”,但是解起來也不能戰線拉得太長,否則,什麼都成型了,後世的人類學家研究起來會得出個結論:在我們這個嘴裏大講“文化”的時代,幹出了太多沒文化的事情。
作者: 潮白 | 責任編輯: 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