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未來五年將疏解20萬人口
2016-01-13 11:27:57 | 來源: 京華時報
原標題:西城未來五年將疏解20萬人口
2015年12月24日,即將閉市的“動批”聚龍市場商戶在甩貨。目前“動批”商圈已有7個市場完成疏解。京華時報記者張斌攝
昨天,西城區第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召開,西城區區長王少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明確,2016年西城區常住人口將比2015年下降3%左右(減少3.9萬),2020年常住人口總量控制在110.7萬人以內,比2015年減少近20萬人。另外,2016年啟動官批和天意市場疏解。2017年,區域性批發市場疏解全部完成。
□人口疏解
人口總量控制在110.7萬以內
在昨天召開的西城區“兩會”首場新聞發佈會上,西城區區委常委、副區長郭懷剛介紹,在“十三五”規劃編制過程中,西城區始終聚焦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郭懷剛介紹,截至去年底,西城區常住人口總量為130.1萬人,未來五年,將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加強人口規模調控,到2020年全區常住人口總量控制在110.7萬人以內,也就是五年內疏解大約20萬人口。
西城區發改委負責人解釋説,根據北京市“十三五”規劃,城六區常住人口要下降15%,按照這個目標,西城區確定了疏解20萬人口的任務。
西城區地處核心區,中央機關單位眾多,集體戶口遷入的也勢必多,如何嚴控人口機械增長,未來西城是否收緊戶口遷入?對此,該負責人表示,人口疏解將通過綜合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來實現,包括嚴格控制戶籍人口的機械增長,落實居住證制度,健全人口的轉移機制,鼓勵實施戶籍外遷等。
此外,西城區將嚴厲打擊違法建設行為,壓縮違法經營空間,規範中心城區的商業門店,疏解低端業態,嚴格控制無序競爭,持續開展群租房、地下空間整治。制定區屬直管公房管理暫行規定,啟動直管公房的確權登記,集中開展清理行動,有效遏制“開墻打洞”、轉租轉借行為。今年還要規範仲介機構的經營行為等。“總之,還是以房管人、以業控人、以證控人的措施。”
針對控制人口機械增長的問題,發改委負責人表示,西城區確實存在遷入人口遠遠超過遷出人口的問題,人口機械增長現象突出。下一步,將結合西城區實際,集體戶口的遷入將嚴格按照政策執行,允許遷入的將按照國家和北京市的統一標準來規範相關手續。
□功能疏解
官園批發市場年內啟動疏解
西城區介紹,兩年內所有區域性市場將全部疏解走,只保留服務首都民生的菜市場等,其中部分市場也將整體升級改善環境。繼“動批”後,今年西城還將啟動官園批發市場、萬通小商品市場等批發市場的疏解工作。推動馬連道地區市場主體及周邊業態轉型升級。完成實美職業學校安德路校區、西城區實驗學校南線裏校區2個校址騰退,加快育榮教育園區修繕改造,確保職業教育疏解取得實質性進展,規範、提升、撤除10個市場。
西城區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孫碩介紹,去年共疏解區域性批發市場、專業市場19個,疏解、轉型總面積達29.6萬平方米。其中,“動批”完成市場主體疏解7個;轉型2個,分別是天和白馬二期轉型為北礦金融大廈和北京科技大廈轉型為首建金融中心,累計完成20.6萬平方米麵積的疏解與轉型。東天意和部分西天意市場疏解工作按時完成。
此外,西城區還完成了北京市實驗職業學校廣外校區等5個校址的騰退工作,合併4所職業高中組建西城職業教育學院。制定實施更加嚴格的新增産業禁止和限制目錄,減少工商登記申請業務2045項,消減個體戶1955戶。下大氣力整治無證無照“七小”業態,依法取締規範“七小”門店1351個。人口規模調控初見成效。流管平臺登記流動人口24.6萬人,比年初減少5.5萬人。
孫碩表示,“十三五”時期,疏解非首都功能要取得明顯成效。管控增量,嚴格執行新增産業禁止限制目錄,嚴把工商登記關。疏解存量,到2017年,全部完成區域性批發市場疏解任務;到2020年,保障城市運作和服務民生的一般性市場升級改造基本完成。據介紹,目前西城區確定了3-5年疏解工作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據介紹,所謂區域性市場就是服務華北或者三北地區的市場,列入疏解目標的“動批”、“大紅門”等市場均屬於區域性市場。
按照時間任務表,春節前有望疏解的市場一是四達大廈內民營産權金開利德市場。目前雙方已初步擬定疏解方案,有望春節前閉市,讓商戶踏實回家過年。二是萬容天地市場。目前,北京建築大學與市場方已初步擬定“分時、分層、分類、分區”疏解方案。
孫碩表示,所有騰退出的空間,根據各樓宇具體情況,引入金融、科技等高端業態。“這些地方將不再引入人流聚集、高污染、公共安全系數低的不符合首都功能的産業。”據悉,官園批發市場和萬通小商品市場2016年年底前啟動疏解,到2017年完成疏解。
□其他亮點
交通新建居住區停車位400個
在交通建設方面,西城區今年將完成北新華街南段等3條道路建設,啟動馬連道東三號路等3條道路建設,實施豐盛衚同東段等8條道路徵收。繼續推進地鐵8號線三期和16號線建設,協調推進19號線建設和徵收。完成32條道路大中修、52條道路市政排水管線改造,實施5處交通疏堵和4項自行車出行示範工程。布放公租自行車1000輛。暢通道路微迴圈,逐步連通已有慢行系統。新建居住區停車位400個。支援相關單位加快電動車充電樁建設等。
文保完成護國觀音寺騰退
文保方面,西城今年將啟動區公共文化大廈、宣南文化博物館、紅樓公共藏書樓改造工程,加快天橋匯二期改造及天橋地區存量資源提升工程和公共閱讀空間建設。推進楊梅竹斜街保護修繕試點項目和德勝門對景建設。推動“大柵欄·北京坊”項目竣工開業。加快楊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會館等文物騰退,完成粵東新館、護國觀音寺騰退,推進新市區泰安裏文物修繕工程。制定博物館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研究啟動街區博物館建設項目。
棚改加快“新老三片”項目騰退
按照2020年基本完成棚戶區改造的目標要求,西城區研究制定了棚戶區改造工作方案。年內新增6項棚改項目,持續推進40項棚改任務,完成6000戶居民改造目標。啟動德寶7號地搬遷工作,朝陽庵、法源寺等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完成百萬莊北裏收尾,加快光源裏、棗林南裏及菜園街項目簽約。推動核心區人口疏解和風貌保護工作,加快白塔寺、什剎海、楊梅竹斜街“老三片”和宣西北、大劇院西、天橋北“新三片”項目騰退。
住房三處定向安置房年內入住
按照計劃,西城區紀念獎綜合維修70棟樓房,改造翻建、解危修繕平房1500間,推動30棟簡易樓排險騰退,更換老舊危險電梯60部。同時加快保障房項目建設,實現回龍觀二期南地塊、朝陽東壩、豐台南苑定向安置房入住,實現高立莊定向安置房竣工,大興舊宮項目、京糧南苑項目定向安置房全面開工。加大公共租賃住房租金補貼力度,提高居民住房保障水準。
京華時報記者文靜通訊員劉辰曹蕾張海濤
作者: | 責任編輯: 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