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熱點聚焦

部分地方民生工程決策與執行脫離實際:體育館變酒吧

2015-12-29 11:13:43  |  來源: 人民日報

現今,惠及民生政策密集出臺,工程項目陸續實施。但一些地方在決策與執行時脫離實際,因設計不合理、配套跟不上、運營成本高等原因,導致一些民生工程項目閒置,勞民傷財。

體育館只拼“顏值”,搞經營名不副實

近年,青海西部一些地方為“提升”城市形象,千方百計申請財政資金,建設現代化體育館,但由於超出當地實際需要,有的建成後就成了“盆景”。

在西部一個偏遠縣,縣領導最得意的就是體育館。實際上,該縣一共四五萬人,縣城規模相當於內地一個小鎮,只有幾千人。體育館投入使用後,只辦過一次慶典演出,平時冷冷清清。有的地方體育館選址不科學。西部一個城市把體育館建在市中心,地處繁華商業區,附近經常堵車,不利於人流疏散,遇到大型活動,更是堵上添堵。後來,就在城市新區又建了一座體育館。老體育館對外出租經營,演藝廳、快捷酒店、酒吧、餐館等紛紛進駐,體育館已名不副實。

這種高“顏值”的體育館在財政吃緊的西部並不少見,一些沒有體育館的縣也盲目攀比,至今還在拼命“跑項目”。一位省領導到縣考察後説:“現在很多農村學校沒有體育館,孩子們沒地方活動。外面亂建體育館,使用率較低。”

機場配套住宅樓,生活設施跟不上

西部某市新機場位於城市郊區,到城區需要近一個小時車程,不少年輕員工為了工作、生活便利購置了配套住宅。“像我一樣在四年前購買機場附近配套住宅樓的員工不在少數。”機場員工王洋(化名)説。

王洋沒想到的是,交房時間一拖再拖,好不容易住上了新房,小區配套設施卻不盡如人意:家中無法接通網路;小區內沒有超市,買菜和日用品都很不方便;附近沒有幼兒園,未來有了孩子還得送到市裏;老人半夜生病找不到醫院,進城不堵車也得個把小時。除了加班太晚時,王洋很少住在新居,更多時候只能奔波在市區和機場之間。

今年11月,和王洋同批買房的蔡文(化名)滿懷希望去接房,更是失望而歸:到小區全是爛泥路,圍墻也沒修好,小區安全堪憂。“我那棟樓連水電都沒有接通。”蔡文説。

王洋等人也曾向開發商和所在單位做過反映,卻始終沒能解決。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配套生活區在開發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程式進行是造成目前尷尬局面的重要原因,而涉及的公用設施部分也由於區劃多次調整沒能及時解決。

大橋修了三年多,好事拖成鬧心事

在中部某縣,一座投資1800萬元、于2012年9月開工建設的縣域主幹路網大橋,官方公佈的建成通車時間從去年5月底變為今年1月前,今年8月,主體工程終於完工,然而至今尚未通車。

“這橋修了3年多,我們就走了3年多的便道。”近日,在遍佈泥濘、石子雜亂的大橋西段便道,騎摩托車前往縣城辦事的李先生抱怨,這條便道是周邊兩鎮居民去縣城的要道,也是在縣城上幼兒園的孩子們的必經之路,無奈建橋以來,每遇雨天,積水成泥,小汽車不敢走,摩托車過去就是一身泥,周邊居民苦不堪言。

“本來建橋是大好事,現在卻成了窩心事。”一位多次在當地網路論壇反映此事的網友稱,居民們曾多次就大橋工程何時完工以及何時“還路於民”電話詢問縣政府辦、住建局和交通局,“住建局説大橋工程完了,路歸交通局管,交通局説政府錢不夠,修不了路,各種推脫。”

該縣政府相關人員稱,之前是因為經費和工程施工問題,該橋遲遲未能完工,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今年底有望通車。記者 張志鋒 楊文明程遠州

 

 

作者: 張志鋒 楊文明 程遠州 責任編輯: 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