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年將再建300公里地鐵 研究試點徵收擁堵費
2015-12-07 14:23:37 | 來源: 北京晨報
原標題:明年機動車限行或出新政
研究試點徵收擁堵費八通線昌平線本月試點低峰票價優惠
接下來的五年,“緩堵”仍是北京交通關鍵詞。昨日,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透露,“十三五”期間,北京將基本建成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十大交通體系,《北京市緩解交通擁堵的總體方案(2016年-2020年)》也已編制完成。明年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小客車調控政策、機動車限行措施、錯峰上下班等方面,都有望出臺新政,同時還將研究試點徵收擁堵費。值得關注的是,本月隨著兩條地鐵新線的開通,低峰優惠政策將在八通線部分車站及昌平線一期5座車站試水。
2016年
研究試點徵收擁堵費
2016年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北京交通會有哪些重大舉措呢?實際上,箭在弦上的多條新政都與大家的出行息息相關。
此前有關部門就曾經透露,將通過運用法律、經濟、科技和行政的手段,進一步調節本市小汽車的擁有和使用,並實施更有力度的差別化停車收費政策。周正宇昨日則進一步指出,具體到2016年,現行的小客車調控政策、機動車限行措施、地區錯峰上下班等方面,都有望出臺新的政策。對於關注度較高的“擁堵費明年試點”,周正宇的介紹相對簡潔——“目前,正在研究中”。
中心城區全面打通斷頭路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在中心城區將推進打通斷頭路、暢通微迴圈工程。東西城是重點,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也都要加大力度。力爭用3年到5年的時間,把中心城的斷頭路打通和微迴圈建設任務基本實現。
明年再建300公里地鐵
此外,交通委主任周正宇還透露,在快速路網建設方面,明年將開工和推進四條快速路建設。用三年到五年的時間,把北京400公里的快速路網全面建成;軌道方面,明年再建軌道將達到300多公里,這也北京地鐵新一輪的大規模建設。
錯峰上下班本月試水
機動車限行新政和“擁堵費試點”尚未公佈具體方案,但錯峰上下班本月就會全面試水,其具體的體現就是通過價格優惠“吸引”部分區域的乘客能夠早點出門、優惠乘車。
周正宇介紹,本市低峰票價優惠將在八通線常態大客流車站及昌平線一期5座車站試點。這兩天地鐵全路網自動售檢票系統升級測試,就是在為此次低峰票價優惠進行一次“綵排”。
低峰票價會緩解擁擠
昨日,就本月八通線、昌平線將試點實行低峰票價優惠一事,北京晨報記者採訪了交通專家段裏仁。專家表示,雖然目前錯峰票價優惠僅處於試點階段,但這一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必將對緩解地鐵高峰期間的嚴重擁擠起到一定作用,對於乘客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段裏仁稱,英國倫敦、荷蘭等地的軌道交通早已打出“價格差”,且從目前來看,“緩擠”效果比較明顯。“如果票價優惠折扣合適,確實會有部分乘客選擇錯峰出行,尤其是一些旅遊的乘客、逛街的乘客。”
優先治理亂停車
周正宇表示,目前交通執法環境日趨複雜,違法成本低、嚴格執法難已成為治理交通擁堵的瓶頸。2016年,首先就是加強對各類交通違章的執法力度,尤其是停車違章。“停車問題是矛盾積累最深,解決難度最大的問題。明年要加大停車治理,以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為基本思路,首先是治理停車亂。”周正宇稱。
未來五年
公交都市:2020年軌道交通里程1000公里
昨日,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向媒體發佈了“十三五”期間北京交通發展要務,而治理擁堵、緩解“大城市病”仍是貫穿未來五年的最重要工作。目前,《北京市緩解交通擁堵的總體方案(2016年-2020年)》已編制完成,北京將分年度、分階段出“重拳”緩堵。
按照方案,未來五年,北京將基本建成一刻鐘生活圈、1小時城市交通圈和1小時京津冀區域交通圈。2020年,區域交通體系、公共交通體系、自行車步行體系、道路設施體系、停車設施與管理體系、需求管理體系、物流運輸體系、智慧交通體系、綠色交通體系、平安交通體系這十大交通體系將基本建成。
周正宇介紹,北京力爭2020年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1000公里,軌道交通出行分擔率佔公共交通的60%以上,公交專用道里程達1000公里,中心城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95%,全面建成“公交都市”。
同時,五環內將治理完善3200公里連續成網的自行車道路系統,使自行車和步行成為中短距離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並與公共交通無縫銜接。
在區域交通體系建設方面,周正宇表示,將按照京津冀佈局,建設高效密集的3400公里城際鐵路網。實現區域交通和城市交通有機融合,航空、鐵路、公路等交通方式協調發展,區域交通暢達高效。
分時租賃:用手機隨時租車還車
在十大交通體系中,除了市民比較熟悉的公共交通體系、自行車步行體系等,推動智慧交通建設也是亮點之一。周正宇介紹,未來,將加快交通大數據建設及應用,推動跨部門數據融合共用。推進基於雲計算的大數據挖掘分析應用、推進交通行業數據資源開放、推進綜合交通資訊服務APP建設,落實“網際網路交通”戰略等。
周正宇告訴記者,下一步將積極推行私車的分時租賃。“配合公車改革,北京正在研究分時租賃試點,即用手機可以在任何一個地點租車。在馬路上、停車場,都可以租還車。國外是用卡開車門,我們現在拿手機開車門”。
北京晨報記者 曹晶瑞
■晨報連結
新加坡倫敦
已收擁堵費
收取“道路擁堵費”的做法最初來自於上世紀70年代的新加坡,它在“控制區域”徵收“交通擁擠費”。英國倫敦從2003年2月也開始採取類似的措施。
新加坡1975年起在市中心6平方公里的控制區域,對進入的車輛每天收費3新元的“道路擁堵費”,公交車除外。
英國倫敦和瑞典斯德哥爾摩,于2003年和2007年先後開始對市中心的車輛徵收“道路擁堵費”。倫敦對進入市中心的小車徵收道路擁堵費後,每天進入市中心的小汽車減少20%至30%,公交車因此較以前提速25%。2007年2月,倫敦更將徵收道路擁堵費的範圍擴大到倫敦西部的肯辛頓、切爾西等富人區。
2007年8月1日起,斯德哥爾摩在18個擁堵攝像點,從6:30至18:30,分時段對進城或出城的車輛收取10至20瑞典克朗/小時不等的擁堵費,每天最多不超過60瑞典克朗。晚上、週末以及節假日不收費。擁堵費的徵收也是自動完成的,在監控點公路上方裝有電子識別裝置,能夠自動識別過往車輛的車牌號,準確記錄下來。
擁堵費實現前提
是電子車牌技術
北京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收取交通擁堵費的前提技術條件是使用電子車牌技術。“如果在城區設置人工收費點是不現實的,這樣只能增加擁堵。”
專家指出,電子車牌技術類似ETC電子標簽。ETC需要在低車速情況下獲取數據,時速在20公里(以內),而未來使用的電子車牌將實現在高速行車狀態下讀取數據,可以在時速180公里(以內)的情況下,通過監控點收取費用,這種電子車牌的技術難度更大、資金投入可能更大。
同時,高技術含量的電子車牌還可以獲取很多數據,可以監控區域內每個時段車流量,如果數據讀取設備布點足夠密集,還能查詢某輛車的行駛軌跡,這樣能實現對車輛的精細化管理。
北京晨報記者 韓娜整理
作者: | 責任編輯: 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