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熱點聚焦

塞內加爾駐華大使:“希望搭上中國經濟發展快車”

2015-11-30 13:43:12  |  來源: 人民網

“人們經常説非中友誼起步于新中國建立之初,但我想追溯得更遠。早在15世紀初,中國航海家鄭和率船隊7次穿越印度洋,其中4次到達過非洲大陸,非洲和中國交往源遠流長,我們的傳統友誼歷久彌堅。”在即將啟程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前夕,塞內加爾駐華大使阿卜杜拉耶·法勒在官邸接受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記者專訪,興致勃勃地談起非洲和中國長久以來的兄弟情深,以及雙方務實合作取得的顯著成績和美好未來。

“非洲和中國一直和平相處、平等互利,中國尊重非洲國家的制度和文化,非洲也對中國的幫助心存感激。”2000年10月,來自45個非洲國家的部長齊聚北京,與中國政府共同見證了中非合作論壇成立。法勒認為,非中合作的機制化將非洲與中國的友好互惠推向一個新高潮,也奠定了雙方擴大合作的新基石。

15年來,非洲和中國合作成果纍纍。“最大的收穫是非中雙方加強互信,從高層互訪到民間人員交流,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媒體新聞共用,中國從方方面面給我們帶來了最務實的合作。”法勒認為,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登陸非洲,這是每一個非洲人的心願,非洲人民希望更加重視非中關係,加強同中國全方位合作,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

“今年年初,非盟首腦會議通過了非洲2063年發展規劃及其第一個十年發展計劃。為了實現非洲的發展和繁榮,實現非洲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實現糧食自給、改善人民健康狀況等目標,我們都非常需要與中國加強合作。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取得的社會發展成就有目共睹,這難道不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嗎?”談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法勒話語中充滿敬佩。

在塞內加爾,有很多地標性建築都灑下了中國建設者的汗水。塞內加爾國家大劇院是中塞2005年復交後中國在塞的最大經濟援助項目;黑人文明博物館落成,中國企業幫助實現了當地幾代人的夢想,成為向全世界展示黑人文明的獨特窗口;農業關乎民生大計,多年來中國政府向塞派遣農業技術合作組,開展水稻和蔬菜種植技術示範和培訓,堅持不懈地幫助當地早日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在中國融資、中國承建的支援下,塞國內的首條高速公路不久即將開通。

“可以説,塞內加爾今天的發展以及未來的繁榮,都離不開中國夥伴。”談到未來兩國還將拓寬哪些領域合作,法勒如數家珍,“塞政府正在加快電視數字化建設,華為公司已經幫我們實現了覆蓋全國70%的地面數字電視網路建設,雙方還將進一步推動地區資訊數字化發展;未來幾年,隨著國內不斷增長的住房需求,我們希望中國企業積極參與住宅項目開發;去年,塞內加爾成為中國第151個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我們有很豐富的自然及人文旅遊資源,熱烈歡迎中國遊客去感受我們的風土人情和旖旎風光。”

法勒認為,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中國工業正在實行轉型升級,優化産能,將精力更多放在高精尖技術上,這是符合中國未來發展趨勢的。

“我認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將有利於中國不斷創新、發展新科技。中國産業轉型升級,推動國際産能合作,也必將給非洲發展創造無限生機。”法勒對非洲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充滿了信心。

 

 

作者: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記者 李 琰 責任編輯: 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