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記者風采

雲南日報 譚雅竹

2015-06-23 09:17:15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譚雅竹,雲南日報社記者
 

時間定格在2014年8月3日下午16時30分,魯甸百年最強震,震傷昭通,震痛雲南,震動中國。

消息如潮水般湧來,讓人們的心更加焦急:震中情況如何?傷亡怎麼樣?有多少人需要救援?

這一刻,山崩地裂、江河嗚咽;

這一刻,災情吹響集結號,新聞人的使命在召喚;

這一刻,我們是戰士,哪有災情就奔赴哪。

記者們從不同地點出發,跟隨各支救援力量,從空中到地面向同一個方向挺進。

從地震發生的第一天起,我一直在通宵編發前方記者的稿件,幾天來身體的承受力已經到了極限,抵達震區的當天就開始發燒,但為了不影響採訪,我把這個情況悄悄地隱瞞了下來。

第二天一早,我們在暴雨中駛上了昭巧二級路。這條路,是運送物資、轉運傷員的“生命線”,暴雨過後,“生命線”是否暢通?能不能經受住考驗?舉國上下都在關注。為了更清楚地觀察現場情況,我們決定在甘家寨找一個制高點進行採訪。

這裡是整個災區最危險的滑坡體,我只能跟隨施工人員的腳步,手腳並用地向上攀爬。經過雨水的沖刷,土層已經十分鬆軟,泥沙、石塊在腳下不斷滾落,雨水順著褲腿直往下淌,身上背負的30多斤採訪設備越來越沉,身旁是踩空一步就會墜落的山崖。好不容易爬到一個能夠站立的地方停下,手和腳卻完全不受控制地抖個不停。在我從事新聞工作的10個年頭中,第一次無比艱難地用沙啞的語音配合手勢完成了採訪,發回了“生命線”仍然暢通的第一手資料。

都説戰爭讓女人走開,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許許多多和我一樣的女記者衝鋒在前,向著最危險的地方前進。

因為水的稀缺,平時光鮮亮麗的女記者們幾天裏沒刷牙沒洗臉,根本顧不上滿臉的泥和一身的灰;我的同事李樹芬于地震當天就趕赴災區,三次撤離命令都沒能讓她離開,一直駐守了22天;剛入職不久的年輕記者楚田,採訪中遇到泥石流塌方,紅土把她的腿埋了一大半,經歷了驚心動魄後,小姑娘很鎮定地開始寫稿。

悲痛、疲憊、恐懼、傷病都沒能讓我們退卻,因為我們的身後,還有著一個強大的集體。地震發生的幾天裏,雲南日報報業集團有97名記者奮戰在災區一線,100多名編輯徹夜不眠。我們全力以赴,創造了許多個第一:第一次派出強大團隊報道同一新聞事件、第一批趕到震中地區、第一時間發佈新聞、第一次在短時間內報送眾多的輿情分析報告和資訊。

這一個個第一是我們用行動發出的誓言,那就是人民利益高於一切,黨報集團責任至上!

在災區,我們像戰士一樣奔跑,從綠軍裝到白大褂,從專業救援隊伍到普通志願者,從外部力量到當地群眾,無數感人的瞬間被定格,作為記錄者的我們,同樣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

我的同事蔡侯友是第一批進入震中的記者。3日當晚,落石不斷、余震頻發,他冒著生命危險發回了許多重要資訊。我在災區見到他時,除了浮腫之外,並沒有從他臉上發現什麼異樣。但後來我才知道,震前兩天,他82歲的老父親剛剛因為直腸癌晚期進入醫院。地震發生後,一邊是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的親人,一邊是救援也開始倒計時的災區。不到5分鐘,他已經向震中趕去。

堅守14天后,蔡侯友原本打算回家看一看父親,但此時永善又發生了5.0級地震,他毅然決定再赴一線。

雖然父親懂得兒子的選擇,但在這10多天裏,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每天都眼巴巴地望著病房的大門,盼著兒子歸來的身影,他怕這一別,父子倆會永遠的陰陽相隔。但最終,他卻只等來了一個電話。“爸,我又來不了醫院……”電話這頭,因為愧疚和牽掛,蔡侯友已經哽咽地説不出任何語言,只有兩行淚水默默地流淌。

他的選擇,是因為新聞人的使命;他的堅守,正是我們共同的堅守!

見證災難,我們始終和受災群眾在一起。不久前,普洱又發生了6.6級地震。我們在不到半小時內迅速奔赴災區。

見證災難,我們深感肩上的責任更重、使命更大。雲南是一個多災多難的省份,地震、滑坡、泥石流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我們。災難面前,個人的力量或許渺小,但守望相助,擁有的能量就能撼山動地。作為新聞記者,我們的責任正是記錄這一切,記錄雲南精神、中國力量在此時此地的強力迸發。

見證災難,我們深感傳遞出的正能量無比溫暖和強勁。災難中凝聚起新的力量,在廢墟上倔強而堅韌地生長。對一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而言,有了這一點,還有什麼難關不能度過?

我想告訴大家,在全國的援助、關心之下,魯甸的恢復重建順利進行,充滿希望的家園正在向我們走來。而作為見證者的我們,在今後的每一個新聞現場,都會像戰士一樣,義無返顧地奔跑!

作者: 責任編輯: 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