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記者風采

河南日報 陳茁

2015-05-28 09:20:18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陳茁,河南日報記者

2年的采編生涯裏,除了前5年的編輯崗位外,此後17年裏,一直是奔波在採訪報道的一線。“你看不到我的時候,我和新聞在路上;你看到我的時候,我和新聞在紙上。”相信這是我們工作在採訪一線的每一位新聞記者的真實寫照。這些年來,雖然辛苦、忙碌,但當我記錄著平凡人身上閃現的人性光輝、當我書寫著載入史冊的重大歷史事件、當我快樂地做個文化傳播使者時,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4年7月3日,丹江口水庫首次向南水北調中線幹渠注水後,我們從渠首陶岔大壩汲取了第一瓶水。經過10萬建設大軍的奮戰,2014年底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現“一渠清水北送”的世紀夢想。北京市民以及來北京的朋友們,成為這一工程的受益者。

在中線工程即將通水之際,我的眼前總是不斷閃現著一張面孔:丹江口水庫旁,一位老奶奶坐在家門口,默默看著她生活了一輩子的家在塵土中消失,她的眼角噙滿了淚水。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庫區16萬移民拋家舍業、遠離故土。老話常説:祖先在哪,根就在哪,可是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淅川縣魚關村70歲的村民吳姣娥,在那次大移民中她的6個孩子將分別遷往3個安置地,一家老少再也不能齊享天倫。深明大義的老人忍住骨肉分離之痛,對孩子們説:“北京能喝上咱家的水,也是咱的光榮,不要讓國家作難了,走吧。”

離開難捨難分的故土,叩別長眠在地下的祖先,親手拆掉祖祖輩輩居住過的老屋,砍掉自己培育起來的果樹,賣掉自己養大的牛羊……在已搬遷的16萬多移民中,像這樣動人的故事,在我們的採訪中數也數不清。為了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移民們舍小家,顧大家,用自己的無私奉獻寫下了三個大字:為國家。

新聞在哪,我們就在哪。在這場難度和強度堪稱世界之最的移民大搬遷中,我和我的同事們,從未缺席。我們一次次到達搬遷現場,踩著廢墟與群眾拉家常,傾聽他們訴説離別之痛;我們一次次奔赴移民新村,推開房門與他們一同佈置新屋,分享他們重建家園之喜。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這些平凡百姓的不平凡故事告訴讀者、感動中國。

在一線採訪的17年中,我有11年堅守在文化陣地上。

河南是華夏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大家形象地比喻:“兩手一摸春秋文化,雙腳一踩秦磚漢瓦”。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2007年在河南訪問期間,我曾全程隨同採訪,他無限感慨地對我説:“在河南,我用三天半時間,看上下五千年。中原,不愧是中華兒女的心靈家園。”

中原文化之所以魅力無限,最讓我感動的,是這裡有一大批文化守望者。

想像一下,如果元宵不再鬧花燈、端午不再劃龍船、中秋不再團圓賞月……當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習俗全部消失,我們是否還能記得住家鄉,留得住鄉愁?

當工業化資訊化社會的列車呼嘯而至,傳統農耕社會留下的民俗文化幾乎被時代所遺忘,甚至瀕臨消亡。而這些民俗文化,恰恰是構成人們精神家園的核心所在,是鄉愁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封朱仙鎮的木版年畫有著千年曆史,它始於唐、興于宋,至明、清傳承至今,可以説是中國木版年畫的鼻祖。但就是這樣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文化遺産,至本世紀初,也面臨著傳承發展的重重困境。2002年10月,在眾多文化專家的呼籲和倡導下,“首屆中國木版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開封朱仙鎮舉辦,成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歷史性的開端。自此,河南率先在全國啟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數萬文化工作者走村串戶,進行田野普查,盡可能做到不漏一人一技。從“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到“河南古民居調查”、從“河南民俗經典”到“河南老字號”、“民間文化之鄉”,一批批散落鄉野的民間藝術家、民間絕活、古民居浮出水面,通過記者的筆和鏡頭進入大眾的視野。到2009年,全省對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産完成了徹底普查,基本摸清了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家底。避免了大量傳承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民間文化,再步《廣陵散》的後塵,成為空谷絕唱。

在文化工作者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對文化遺産保護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奔波千里,再遠再累也不叫苦;在民間老藝人眼中,我看了他們對傳統技藝的執著和堅守,專注鑽研,再窮再難也不放棄。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原主席夏挽群先生幾十年如一日為民間文化遺産保護奔波、呼籲。兩年前,年逾古稀的老人為自己準備了一塊墓碑,上面只有一行簡單的文字: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夏挽群。工作在他們之中,我時時被他們感動,更努力為他們鼓與呼。

除了全程參與這項工作的報道,我還成為有關部門的智囊團成員,為文化遺産的保護出主意、想辦法,為文化遺産的傳承提建議、找出路。鋻於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所做的努力,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還正式批准我為協會會員。

用腳步丈量新聞的長度,用思想挖掘新聞的深度,用敬業澆灌新聞的夢想。作為記者,沒有多少人如同我們這般幸運,能在風雲際會的時代變遷裏成為“當下”的記錄者,在波瀾壯闊的社會發展中作為“歷史”的見證人。行走在追逐新聞的道路上,我會一如既往扛起記者的職責,努力做到“胸中有熱血,記錄時代發展;筆下響驚雷,傳遞人間正道。”

作者: 責任編輯: 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