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電視臺 李欣
2015-03-30 11:01:18 | 來源: 新華網
李欣,湖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絕對忠誠》是2014年湖南衛視繼《縣委大院》之後,重磅打造的又一新聞作品,從四月到十一國慶,一共播出了三季、27集。
從天山到黃海,從北極村到西沙群島,從青藏高原到塔克拉瑪幹沙漠,我和同事們深入這些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記錄下了他們:吳通華,青藏鐵路線上的凍土專家,為了抑制高原反應,每年要吞服300多粒感冒藥;屈建軍,外號“沙漠遊俠”,為了保護月牙泉,敢跟當地政府和開發商叫板;車著名,57次參與火箭發射的數據處理專家,在他的同事、同學一個個成為董事長、總經理時,他卻蝸居在一棟沒有電梯的家屬樓裏,整整21年,生平頭一回給妻子送花,卻拿著康乃馨問店員,“這是不是玫瑰?”;還有俞夢孫,我國航空醫療領域的院士,敢自己坐上火箭彈射座椅,去試驗其安全性,80歲的他説,“活著幹,死了算”……
這些人,他們的脊背上沒有刺字,胸口卻依然迴響著那首《滿江紅》。他們讓我們明白,在這個變化的時代,總要有些不變,也總會有些不變。
拍攝中,我還有幸走進酒泉,走進東風烈士陵園。一排排白色墳塋下,長眠著為航太事業奉獻終生的先烈。回來整理素材時發現,鏡頭記錄下了這樣一座墓碑,上面寫道:“吳秋來,湖南瀏陽人,生年不詳,逝于1967年。”“吳秋來是誰?他為什麼會在酒泉?他的家人呢?”基於新聞人的本能,我們決定在136萬人口的瀏陽市,去尋找答案。我們到了瀏陽市民政局,找到300多位吳姓烈士,可都不符合,又去了武裝部,再後來,我們發動瀏陽日報、電臺、電視臺,並在微網志、微信上互動,最終72小時後,吳秋來的侄子聯繫上了我們,他拿來一本吳氏族譜。族譜上這樣記載:“吳秋來,生於1937年秋天,出外參軍至今未歸,歿葬不明。”我們把吳秋來的親人帶到了酒泉,帶到了那座沒有相片、只有一顆五角星的墓前。擺上家鄉的剁椒、炒米,親手拂去墳塋上的塵埃,闊別半個多世紀,那一刻,吳秋來終於和親人團聚了。就在那一刻,我的心為之一振:“不是所有人的心臟只為祖國而跳動,但就是這些人,用生命兌現著‘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獻了青春獻子孫’的豪言壯語。君問歸期未有期,有些人,不應該被歷史遺忘。
採訪中,我還遇到過一對夫妻,他們的故事簡直是傳奇。上世紀五十年代,丈夫接到一紙秘密調令,要去一個新地方執行一項特殊任務,但究竟去哪兒、幹什麼,不能透露;沒想到,妻子也接到一紙密令,就這樣,他們分開了。這一分,就是十多年。十多年間,他們靠書信聯繫著。可沒想到的是。十多年後的一天,夫妻二人竟然在一條街上,相遇了。那一刻,他們就這樣站著,遠遠望著,誰都不敢再往前走一步,臉上,是一行行滾下的熱淚。你能想到嗎,原來十多年間,這對夫妻相隔的距離不過30公里,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大院,但都在一個地方,我國核導彈試驗基地:馬蘭。
找尋忠誠的路上,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我想跟我遇見的每一個人説,因為這樣的正能量需要被傳遞給更多的人。忘不了在伊犁一日三餐啃馕就蘿蔔幹的快樂,海歸科學家李蘭海對著寂寥的那拉提星空跟我説:星星還是那個星星,祖國還在那裏,只要有需要,我就會回來。忘不了在玉龍雪山攀爬4900米懸崖的驚險,大夥兒拽著一根直徑2公分的繩索,腳踩在隨時可能滑落的岩塊上,一步一步往前挪,而這,是科學家何元慶每天要做的,他對我説:外面的世界再好,也是別人的精彩,科學沒有國界,可科學家卻有著自己的國籍。
忠誠是什麼?忠誠是出發就不問歸期,位卑未敢忘憂國,只為中華崛起、中國夢圓,雖千萬人吾往矣。忠誠離我們遠嗎?不!她根植于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血脈中,是生生不息的民族魂!讓我們向這些忠誠的人民科學家致敬,向生生不息的民族魂致敬!
2014年9月、10月,人民日報連續刊發四篇評論:《向生生不息的民族魂致敬》、《讓忠誠成為時代旋律主音符》、《做守望民族精神的代言人》、《誰説正能量沒有“市場”》。今天,正在走向復興的中國,必須擁有比GDP和炮彈軍艦更有力量、更能牽引我們這個民族,走向光明未來的精神力量。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過的一句古話:“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意思是人只有具備“忠誠”這種品質,才會像魚兒遊于水中一樣,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和舞臺。忠誠,沒有相對,只有絕對,做一名絕對忠誠的新聞人,請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問自己:我們從哪來?為什麼而來?又要到哪去?
作者: | 責任編輯: 曾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