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記者風采

兵團日報 殷雪靜

發佈時間: 2015-03-25 10:09:33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曾志

 
 

    殷雪靜,兵團日報社記者。從事新聞工作15年來,一直堅守在新聞採訪一線,從事時政、經濟、典型人物等報道工作。新聞採訪的足跡印在了偏遠山區、邊境團場、牧區草原。她采寫的新聞作品先後獲得第十七屆、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我給許多人講過田百春同志的事跡,他是原《求是》雜誌社援疆幹部、兵團日報社副總編輯。每一次講述,感動之餘,都是對心靈的一次凈化,都讓我的內心深深地震撼,這也許因為他是我的同事、我的領導,是曾經一起行走基層採訪的“新聞戰友”。

2011年初夏,田百春剛剛完成10年駐港任務回到北京,得知單位有援疆名額,便第一個報了名。2011年8月,他如願以償地來到新疆,來到兵團,被分配到兵團日報社任副總編輯。

為儘快熟悉和了解兵團,他從同事那裏借來厚厚一摞書籍。白天工作非常忙碌,他就利用晚上人們休息的時間研究兵團歷史和文化。懷著對兵團人的崇敬和敬仰,短短4個月,他就跑遍了兵團5個師,還有很多邊境團場。他説:“我無法想像,當年的荒漠戈壁變成如今一座座現代化宜居城市,兵團人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多大的犧牲!這支不穿軍裝、不吃‘皇糧’、不與民爭利的編外部隊,是多麼可敬可愛!”

2012年1月,他來到兵團第九師、十師邊境團場採訪,臘月的北疆大雪飛舞,寒風刺骨,氣溫在零下30攝氏度以下,對他這個長期在南方工作和生活的人來説,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他每天奔波在邊境線上,上哨所、下連隊、進廠礦、入家庭,餓了啃幾塊幹馕,渴了喝幾口礦泉水,睏了就在車上裹上棉衣打個盹。採訪期間,他一直感冒咳嗽,同事們勸他説:“這裡太冷了,等天氣暖和了再來,早點回烏魯木齊看看病吧。”他總是説:“和長期駐守在這裡的幹部職工相比,這點苦不算啥,新疆氣候乾燥,有點咳嗽是正常的,小毛病,不礙事。”

由於長期夜以繼日地工作,他的病情日益加重。每天夜裏,住在隔壁的人們都能聽見他一陣接一陣急促的咳嗽聲。在領導和同事們的再三催促下,他被緊急送往北京醫院。不久,從醫院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他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小細胞癌骨轉移。

一向健康活躍的父親突然躺在病床上,讓女兒一時無法接受,女兒心疼地望著他,哭著説:“爸爸,在這個世界上,你最愛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你陪在我身邊的時間總是這麼少!”他愧疚地説:“當然是你,我親愛的女兒。爸爸這輩子最對不住的,就是我離開家時你才8歲,而回來時你已經18歲了!”這個總是發出爽朗笑聲的硬漢子,眼裏滿噙歉疚的淚水。

報社的同事們得知他的病情後,自發為他捐了一萬多元。他收下了這筆捐款,卻又讓妻子從家裏拿出兩萬多元,買了三架相機、五個高檔錄音筆回贈給了報社。他説:“我用這種方式感謝你們,也用這種方式表達我渴望與你們一起工作的心情。照相機和錄音筆就送給記者部的同志們吧,就仿佛我始終和大家在一起!”2013年3月21日淩晨5時,田百春同志帶著他未了的援疆夢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年僅47歲。

田百春的故事讓我漸漸地明白了,是什麼力量讓我一次次不辭勞苦奔向邊防、深入基層,把一代代兵團人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知道,在祖國邊疆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邊疆穩定和長治久安,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他們的名字就叫“兵團人”。

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 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