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記者風采

兵團日報 王遐

發佈時間: 2015-01-23 13:20:58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郭天虎

 

王遐:女,漢族,中共黨員,第十二屆長江韜奮獎獲(2012年)得者之一,曾任兵團農三師聯津葡萄酒廠化驗員,《中國物資報》記者,現為兵團日報社專刊編輯部主任,高級記者。兵團日報社專刊編輯部主任兵團日報社專刊編輯部主任。

從事新聞工作27年,采寫了一百多萬字的新聞作品。其中通訊《“我要做一個誠信的人”》榮獲第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為兵團新聞界贏得了首個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通訊《我的哨所,我的家》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其新聞作品還6次獲得新疆新聞獎一等獎,12次獲得兵團新聞獎特別獎、一等獎。

王遐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新聞戰線辛勤耕耘了27年。她的新聞作品總是充滿了激情,始終彰顯著一種光輝、一種力量、一種信心,她用雙腳跑出來的沾滿泥土的“三貼近”新聞作品受到了眾多讀者的喜愛,其中通訊《“我要做一個誠信的人”》榮獲第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通訊《我的哨所,我的家》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此外她還收穫了18個省級新聞獎特別獎、一等獎,成為兵團新聞界首屈一指的“獲獎大戶”。對事業的熱愛和對理想的追求,讓她在新中國屯墾戍邊事業的新聞前沿無怨無悔地奮鬥著。使命 責任兵團是一個特殊的組織,兵團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背負著中央賦予的屯墾戍邊特殊使命。成為兵團日報的記者後,王遐在更廣的層面及更深的層次上認識了兵團和兵團人,她也因此確定了自己的奮鬥目標:用一生書寫兵團和兵團人的故事。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在新疆邊境地區策劃了煽動我6萬邊民外逃的“伊塔事件”,並挑起領土爭端。兵團奉中央命令,迅速組織人員趕赴邊境地區,在長達2000多公里的中蘇邊界組建了58個邊境團場。40多年來,邊境團場兩代戍邊人年復一年地在爭議領土上耕種、放牧,以此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這些土地擁有主權。2002年5月,中哈兩國簽署了國界線勘界議定書,2003年7月正式生效,邊境地區大片爭議領土劃歸我國,歷史遺留的中哈邊界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王遐決意要將兵團人為共和國作出的巨大貢獻告知天下。

2002年7月至2004年9月,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裏,她獨自一人奔波近萬公里,深入到直接駐守在邊境線旁的30多個邊境團場調查、採訪,與50多位戍邊人和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傾心交談,並進入曾引發邊境戰事的一片片爭議領土實地察看,寫出了一萬六千多字的長篇通訊《歷史的回聲》(上篇)、《不夜的邊關》(下篇),在兵團日報頭版頭題刊發後,感動、震撼了很多讀者,産生了極大影響。有關部門稱這篇報道為“最全面、最權威、最生動、最感人”的“兵團樣本”,國內知名門戶網站紛紛轉載。王遐欣慰地説:“我終於做完了一件我最想做、最應該做的事,否則我將愧對兵團邊境團場兩代戍邊人。” 真心 真情這位外表看上去十分沉靜的女記者,內心的情感格外豐富,對生活的感觸十分敏銳,總是充滿著採訪、寫作的衝動和激情。王遐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大漠腹地、戈壁深處和高寒山區的兵團農牧團場、基層連隊。兵團有14個師、176個大型農牧團場,大都分佈在塔克拉瑪幹、古爾班通古特兩大沙漠邊緣和新疆西、北部5000多公里長的邊境線上,路途十分遙遠,正是黨報記者這樣一個特殊的身份,讓她從不畏懼困難,她坐長途班車、搭便車、乘火車,像一個“獨行俠”,行走在邊疆。

2000年年初,王遐在奎屯墾區採訪時得知,發源於天山的奎屯河,滋養著奎屯綠洲70萬人、280多萬畝農田,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農七師奎屯河流域管理處的職工為了管護好這條母親河,相繼犧牲了七十多位職工群眾。王遐的內心極為震撼,立刻産生了強烈的念頭:把發生在奎屯河上的悲壯故事挖掘出來,告知讀者,告慰英雄! 2000年2月,王遐隻身一人背上旅行包,乘火車到奎屯,然後又乘汽車進入奎屯河谷採訪。位於天山深處的奎屯河谷被厚厚的冰雪覆蓋著,氣溫低至零下20多度。王遐頂著寒風,踏著積雪,在河岸邊逐一採訪冒著生命危險破冰引水的職工們,她噙著熱淚與幹部職工交談、與犧牲者的親屬交談,用飽含真情的文字寫出長篇通訊《七十一位英雄與一條河》,在兵團日報頭版頭題刊發後産生了強烈反響。該報道引起兵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國家有關部門對奎屯河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的高度重視,並給予了很大支援。執著 熱愛王遐是第二代兵團人,父母均為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由內地奔赴兵團投身屯墾戍邊事業的老軍墾。兵團伴隨她成長,兵團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精神已深深浸入她的血液。長年深入基層採訪,王遐與生活、工作在基層的職工群眾産生了深厚的感情,她一直致力於挖掘這些普通職工群眾身上的偉大之處。

 2006年6月,王遐聽到了一個基層連隊女醫生的故事,這位名叫梅蓮的女醫生所處的連隊深藏在偏遠荒僻的邊境大山裏,和她一樣工作、生活在這裡的職工群眾飽受交通不便、缺醫少藥之苦。近20年間,梅蓮翻山越嶺,風雨無阻,為群眾送醫送藥,每年接、出診4000多人次,累計為貧困患者墊付醫藥費4萬多元,還經常把貧困的哈薩克族牧民接到自己家中治病,並承擔生活費用……梅蓮的故事讓王遐熱淚盈眶,她急切地奔往大山深處,跟著梅蓮出診,目睹梅蓮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真切地感受梅蓮的平凡與不平凡。她傾盡心血寫出了一萬多字的長篇通訊《巴爾魯克山的天使》,在兵團日報頭版頭題刊出後,反響極為熱烈。梅蓮醫生的事跡引起中央領導和中宣部的高度關注,2007年,中宣部組織十多家中央媒體赴農九師一六一團,集中採訪報道梅蓮的先進事跡。還有28年真情呵護精神病患者的石河子綠洲醫院臨床科護士長唐清英;22年為共和國守護界河的農十師一八五團護邊員馬軍武、張正美夫婦;拾荒9年償還兒子治病所欠債務、履行誠信諾言的普通群眾吳蘭玉……這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兵團人從王遐的筆端走向全國,也讓世人更真切地了解了兵團,了解了為屯墾戍邊事業奉獻青春、直至奉獻終生的特殊人群。梅蓮、馬軍武、吳蘭玉等人相繼獲得“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感動新疆十大人物”等崇高榮譽,成了兵團乃至全國的優秀楷模。 49歲的王遐依然像年輕記者一樣充滿激情地投身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她坐著長途班車到500多公里外的農五師邊境團場採訪,漫長的路途引發了“跟隨”她多年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疼痛讓她難以忍受,但她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在中哈邊境,她與義務護邊24年的哈薩克族老牧工斯卡克一同《在米爾其克草原護邊》;在阿拉山口風區,她與在荒原上堅守27年、頑強種植防風林的老軍墾盧明錫父子一起守護《荒原上,那一片綠……》。連續四年春節,她都到基層看望、採訪發出《“我要做一個誠信的人”》鏗鏘聲音的拾荒老人吳蘭玉,寫出反映老人今日生活的通訊《一個人的除夕也很溫暖》……王遐始終活躍在新聞採訪一線。

 2005年來,王遐先後榮獲“新疆十佳新聞工作者”“兵團三八紅旗手”“兵團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等榮譽,併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 郭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