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 梁建增
發佈時間: 2015-01-22 15:44:48 | 來源: 新華網 | | 責任編輯: 郭天虎
梁建增工作經歷
1984年7月至1988年8月 河北電視臺新聞部
1988年8月至1990年8月 中國人民大學學習
1990年8月至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
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 浙江湖州挂職吳興區委副書記
1990年8月至1993年6月 中央電視臺《觀察思考》欄目副組長
1993年6月至1998年5月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製片人
1998年5月至2001年8月 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副主任
2001年8月至2008年1月 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主任
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社會專題部主任
遮罩此推廣內容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
2010年3月至2010年7月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兼策劃部主任
2010年6月至今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副局級)
作為一名電視新聞工作者,梁建增先後在河北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擔任記者、製片人、總策劃、總製片人、部門主任、中心副主任。在長達30年的從業經歷中,他堅守職業理想,始終站在電視新聞改革與創新的最前沿。
一、“輿論監督的領軍人物”
1986年,年僅22歲的梁建增就摘取了中國新聞界的最高獎項,他創作的專題片《一個盲姑娘的追求》獲得當年“全國好新聞特等獎”,並被認為是“電視深度報道”的突破之作。
1994年,梁建增參與了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初創,並領銜創作了《焦點訪談》第一批的播出節目,《北京郊區有一座墳塋》、《吹牛皮也要上稅》、《遊戲機遊戲著什麼》等節目,以全新的電視表現形式和鮮明的輿論監督特色,一舉奠定了《焦點訪談》的文本樣式。
作為《焦點訪談》的總製片人,梁建增牢固地堅持“政府重視、群眾關心、普遍存在”的欄目選題“三原則”,使輿論監督節目在宣傳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之間找到了一個極佳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探索了一條電視新聞“敢於監督、善於監督、平衡適度”的成功之路,而且精準確立了“主題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的節目創作“三方法”,極大地提升了輿論監督的品質和境界,被業內專家認為是“把住了電視報道表現規律的脈搏”,成為帶動中國新聞深度報道進步和發展的理論成果。
尤其是,梁建增原創提出的《焦點訪談》定位語——“用事實説話”,既是輿論監督的理念,也是輿論監督的方法,成為了《焦點訪談》記者始終堅守的行為準則。而他系統研究《焦點訪談》的專著《<焦點訪談>紅皮書》,更是成為中國電視新聞節目開展輿論監督的教科書,並榮獲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
由他主創並採制的《罰要依法》、《糧食“滿倉”的背後》等一大批優秀的輿論監督報道,之所以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觀眾的強烈反響,在完善制度建設、促進社會進步等方面發揮出巨大作用,就是上述理念在輿論監督實踐中的生動體現。《焦點訪談》被譽為“政府鏡鑒、群眾喉舌、改革尖兵”,他也因此被譽為是“輿論監督的領軍人物”而當選第十三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作為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的副主任,梁建增在長期的一線實踐中,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了調查性深度報道節目的創作原則和運作方法,提出了要把社會關注、百姓關心的民生問題放在重要位置,並制定了“四度要求”,既把握好節目選題的角度、現場採訪的力度、話語平衡的尺度、選擇播出的時度。在他的直接主管和具體負責下,不僅《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一批名牌欄目銳氣不減,充滿活力,而且新聞中心的“3·15特別行動”等一批專題節目,脫穎而出,引人注目,轟動全國的“瘦肉精”、“毒膠囊”等深度調查報道成為了近年來“依法監督、科學監督、建設性監督”的經典力作。
二、《感動中國》欄目的靈魂人物
2002年初,時任新聞評論部主任的梁建增提出,要創新推出一檔新節目,以年度人物評選的方式,疏理過去的一年給人們留下了什麼。在他的創新引領和思路激發下,《感動中國》破繭而出。
在欄目的籌備中,他進一步指出:“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處在轉型期的今天,社會缺什麼,人們期待什麼,就是我們要去做的,社會需要溫暖,人民需要精神,心靈需要信仰,要在感動上做文章。”由此“感動”成為欄目最核心的思想理念。
在欄目的運作中,梁建增為《感動中國》制定了兩條最基本的創作原則,那就是“和社會共振,與人心相通”。自創辦伊始,《感動中國》就始終秉持著這一原則,年年出新意,屆屆有亮點,為廣大電視觀眾奉獻了一道道極具震撼的心靈盛宴。
十二年來,在梁建增的帶領下,《感動中國》不僅成為中央電視臺第一公益品牌,而且成為了“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更是主流媒體傳播社會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功典範。中央領導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秉持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關注普通百姓生活,記錄時代前進足音,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倡導良好社會風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看了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
時至今日,《感動中國》的感染力、傳播力和影響力,有力證明了這位開創者的社會責任感和遠見卓識。他也因此被同事和業界譽為“《感動中國》欄目的靈魂人物”。
十二年來,經他策劃推出、組織實施的新節目、新欄目、新品牌可謂不勝枚舉,紀錄片《故宮》、《敦煌》、《三峽移民》等大型製作,多次奪得國內外電視大獎,令人矚目;《香港回歸》、《迎接新世紀》、《中國入世》、《神七發射》、《玉樹地震》等大型報道,不同凡響,精彩紛呈;《尋找最美村官》、《道德楷模頒獎典禮》等大型活動,深入人心,振奮精神。
三、新媒體變革的先鋒人物
當網際網路引爆媒體終端革命之時,作為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分管新媒體業務的領導,梁建增再次顯示出他敏銳的眼光、創新的膽識和開拓進取的能力。
梁建增清醒地深刻認識到,在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的轉型階段,傳播手段和渠道的拓展,新聞運作體制和機制的創新,既是傳統媒體的大勢所趨,也是未來發展的最大紅利。在他的具體領導下,中央電視臺先後推出了“央視新聞”微網志、微信和獨立客戶端,使新聞中心完成了“雙路徑成長、多渠道傳播、差異化發展”的戰略佈局。
為了使央視新聞新媒體進一步做大做強,作為主管領導的他,在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新媒體環境中新聞傳播規律的基礎上,實施了“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推動臺網融合,以再造采編流程為新抓手,增強自身活力”的發展新思路,全力打造內容豐富、載體多樣、傳播廣泛、運作高效的媒體新樣態,在競爭激烈的新媒體戰場上,走出了一條符合央視新聞特點、具有強大輻射力的傳播新路。
截至目前,“央視新聞”新媒體已擁有超過6200萬的用戶,成為在移動網際網路上規模最大、覆蓋最廣、影響最大的主流媒體之一,為主流媒體在新形勢下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提供了又一個成功範例。為此,劉雲山同志在2014年1月15日就“央視新聞”新媒體的發展作出重要批示:“央視新聞新媒體建設的成績令人振奮。希望乘勝前進,順勢而為,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積極開拓新媒體市場,進一步提升央視新聞的影響力。”
“求實、公正、平等、前衛”,是梁建增同志執著堅守又勇於踐行的職業理念。懷揣社會責任,與使命同在,心繫電視觀眾,與時代同行,讓他始終站在中國新聞改革的潮頭,立於新聞實踐的最前沿。他先後獲得“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等多項殊榮。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郭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