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頁> 記者風采

新華社 劉思揚

發佈時間: 2015-01-22 13:23:02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郭天虎

 

劉思揚,高級記者,1989年到新華社從事新聞采編工作。25年來,他始終把“記錄歷史、推動社會”作為職業追求,采寫數千篇新聞作品,産生廣泛影響,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做出突出貢獻。

1981年7月—1985年7月 在安徽大學中文系學習

1985年7月—1987年7月 在安徽日報社任編輯

1987年8月—1989年7月 在中國新聞學院研究生部學習

1989年8月—2005年12月 在新華社國內部任記者、政採室主任、國內部副主任

2006年1月—2006年12月 任中宣部新聞協調小組組長

2007年1月—2009年12月 在新華社總編室任副主任

2009年12月至今 在新華社總編室任主任

(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中央黨校進修部“轉方式 調結構”專題研究班學習)

劉思揚采寫和參與采寫的多篇新聞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三篇作品獲中國新聞獎特別獎,即《在大海中永生——鄧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記》(1997年)、《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2011年)、《“三西”扶貧記》(2012年);兩篇作品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即《肩負起繼往開來的莊嚴使命——新一屆中央委員會誕生記》(2002年)、《中國國家主席與艾滋病人握手》(2004年);一篇作品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即《救救我——一名12歲兒童的悲慘遭遇》(2001年);一篇獲中國新聞獎三等獎,即《語重心長話糧改——朱鎔基總理與一位縣糧食局長的對話》(1998年)。2011年,他領銜采寫的長篇通訊《領航中國——獻給中國共産黨建黨90週年》,2013年參與采寫的長篇通訊《“三北”造林記》及整合報道,獲評新華社精品報道獎。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重大突發事件報道中,他擔任新華社前方報道指揮部總指揮,策劃和參與采寫的多篇報道産生廣泛社會影響。

由於他的突出業績,先後在2001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2年獲新華社十佳記者稱號,2002年當選中共十六大代表,2009年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0年被新聞出版總署確定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201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劉思揚同志政治意識強。1997年鄧小平同志逝世後,他和另一位記者飽含深情地采寫了《在大海中永生——鄧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記》,抒發了全國人民對小平同志的深厚情感,並被收入中小學教材。在鄧小平逝世一週年之際,他和另一位同志敏銳地把握國際國內形勢,采寫了《風正一帆懸——鄧小平逝世一週年回眸》,有力回答了鄧小平逝世後,國內外一些人對中國走向的猜測。

劉思揚努力宣傳黨的創新理論。他采寫的《牢牢把握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從共産黨宣言到“三個代表”》《永葆蓬勃生機的法寶》等,立意高遠,內涵深刻,産生廣泛影響。

劉思揚還積極探索重大案件報道的路子。他主持采寫的《一個高級領導幹部的毀滅——成克傑案件警示錄》《慘痛的教訓 深刻的警示——胡長清嚴重違紀違法案件警示錄》《“煙草大王”的人生悲劇》等,被中央紀委收入黨員領導幹部警示教育教材。

劉思揚參與了多起重大突發事件報道。特別是2001年春節期間,幾名“法輪功”癡迷者在天安門廣場製造自焚事件。劉思揚及時組織記者深入採訪,對這起震驚中外的事件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報道。他主持采寫的《邪教“法輪功”又一滔天罪行——“法輪功”癡迷者天安門廣場自焚始末》《救救我——一名12歲兒童的悲慘遭遇》《新華社評論員文章:殘害生命 罪大惡極》《新聞背景:邪教與自焚》等,為媒體廣泛採用,有效引導了國內外輿論。中央有關部門認為,這些稿件“似一組重磅炸彈,撼人心弦”“對廣大讀者思想上的震撼力以及從中受到的教育,都是十分強烈和深刻的”。

在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報道中,劉思揚同志解放思想、勇於創新,他在2002年十六大時采寫的《肩負起繼往開來的莊嚴使命——黨的新一屆中央委員會誕生記》,2007年十七大時采寫的《為了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産生紀實》等,被稱為中國時政新聞報道的重大突破,在海內外産生強烈反響。

劉思揚同志多年來參與中央主要領導同志考察活動的新聞報道。他積極探索此類報道特點,努力創新內容形式,出色完成報道任務,多次受到領導同志表揚。他采寫的許多稿件,如《總書記除夕訪農家》《總理與一封人民來信》等,文筆樸實,細節生動,塑造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入基層、關注民生的形象。其中多篇報道作為範文被收入高校新聞與傳播教材。

在重大主題報道中著力推出精品,是劉思揚同志的追求。2011年中國共産黨建黨90週年時,劉思揚領銜采寫的長篇通訊《領航中國——獻給中國共産黨建黨90週年》,被200多家媒體刊播,媒體用戶稱讚是建黨90週年報道的壓軸之作,獲評新華社精品報道獎。2007年他領銜采寫的《十七大的歷史方位》,從時間、空間、思想等角度深刻闡述了黨的十七大的歷史方位及深遠意義,被稱為十七大報道的扛鼎之作。

劉思揚始終重視在報道中體現人民的主體地位,特別是近年來,他策劃並參與采寫了一系列反映人民群眾創造和奮鬥精神的長篇通訊,如《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三西”扶貧記》《“三北”造林記》等,産生廣泛影響,樹立了新華社精品報道的新標桿,是“走轉改”報道的代表性作品。

劉思揚同志報道策劃能力強。20多年來,他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主持策劃並參與采寫的數十個重大報道,産生強烈社會反響:暗訪中央國家機關傳達室的報道,推動了一些部委作風的轉變;連續5年組織大型農民工系列專題報道,推動了惠及農民工政策的出臺;聚焦審計清單系列報道,探索了輿論監督與執法機關監督相結合的新路子。特別是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兩會等重大戰役報道中,他主持策劃並參與采寫了一批重大報道,積極影響了國內輿論,有效影響了海外輿論。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報道中,他受新華社黨組委派,擔任新華社前方報道指揮部總指揮,克服重重困難,統籌文字、圖片、視頻報道,策劃並參與采寫了一批産生廣泛影響的報道。2010年8月,他領銜創辦的多媒體新聞欄目《中國網事》,成為中央新聞單位首個融文字、圖片、視頻于一體的融媒體新聞欄目,並延伸發展出有影響的微網志、微信和客戶端;他策劃實施的“中國網事”感動網路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成為網路最有影響的品牌活動之一,成功探索了主流媒體有效引導網路輿論的路子。2013年,他領銜策劃並實施首個大型整合報道《地球綠飄帶》,産生廣泛影響,有效探索了大型整合報道的運作模式,為進一步提升新華社報道權威性、影響力作出突出貢獻。(完)

 

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 郭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