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長玉報道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剛剛結束的第五屆進博會共有14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284家世界五百強和龍頭企業參展,數量超過上屆,回頭率近90%。
進博會永久舉辦地的上海市青浦區,關於如何更好服務保障進博會的思考卻並未停止。和前四屆進博會相比,今年青浦做了哪些工作?又有哪些亮點和收穫?2022年11月11日,第五屆進博會結束後首日,青浦區召開服務保障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新聞發佈會。
“形象地説,作為一名進博會‘五年級生’,今年的服務保障工作更像是一次‘小學畢業考’,是對疫情特殊時期辦展的一次‘綜合考、能力考’。”青浦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匯青表示,本屆進博會青浦回答好了“五道必答題”,交出了“五張成績單”,確保了進博會“安全、精彩、富有成效”。
第一道題是答好疫情防控“加試題”,堅決守牢疫情防控底線。第五屆進博會期間,青浦區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總體要求,聚焦“人、物、館”,緊盯入城口、居住地、流動中、展館門、活動點和監測哨,確保進博會防疫“嚴而有序”。其中,在進博展館內設有4個醫療保障點,配備5輛消殺工程車,電動噴霧器70多臺。在強化疫情應急處置方面,建立臨時管控、現場採樣、隔離轉運、場所消殺等工作協同作戰機制,備足轉運車輛和相關防疫物資,一旦發現檢測異常或者相關風險人員,確保即時響應、即時處置。
二是答好城市管理“細節題”,確保全區社會面穩定秩序。今年,青浦區制定實施了120項安保任務,在國展中心周邊區域設置3道過濾攔截線(預警、強阻、穩控)和巡控、應急處突2個專業工作組,部署安保力量690余人,排查整治各類安全隱患,實現進博會期間“零肇事、零滋擾”的目標。總結前四屆的經驗,今年,青浦區共設置配套停車場13個,進博期間累計停放6390輛次;短駁公交線路3條,累計運營1636班次。
答好形象宣傳“綜合題”,全面展示青浦城市軟實力。今年,青浦全面提升綠化景觀效果,以“東方之約”、“喜慶進博”為主題,在國展中心周邊區域佈置近14萬盆、4100平米地被花草,在核心區主要路段佈置三角梅730余盆、12幅近700平米墻景,通過核心區花箱、花卉、花墻、花景裝飾,把“四葉草”置身於繽紛的花海中,營造喜慶祥和的進博氛圍。同時,打造“微笑四葉草”志願服務品牌,今年,青浦招募到的1082名志願者,累計提供應急救援、防疫醫療、語言翻譯、路口指引、宣傳引導等志願服務近7萬人次,為四方賓客提供“溫暖家”的貼心服務。
四是答好溢出效應“應用題”,加強全球採購深化投資促進。本屆進博會,青浦交易分團註冊企業數量和專業觀眾數量均超過上屆,並連續第五年拿下上海交易團“首單”,註冊在西虹橋的採購商越海新領供應鏈(上海)有限公司與參展商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達成3億美元採購意向訂單。進博會首日,“首證”、“首照”雙雙花落青浦,加拿大參展商越凡醫療落戶西虹橋,獲得首張營業執照(“首照”);採購商上海佑成雙星藥業有限公司獲批首張醫療器械許可證(“首證”)。青浦區成立“服務保障進博會智慧財産權全鏈條保護中心”和化粧品註冊備案服務工作站,辦理“一照多址”,頒發“一照雙證”。青浦法院在展館內外設立了3個訴訟服務站,構建了巡迴訴訟服務機制。在展品變商品方面,青浦海關建立對接專員服務機制,第一時間快速受理和審批。
答好黨建引領“思政題”,堅持黨的領導和統一指揮。青浦堅持區委統籌靠前指揮,鞏固完善前四屆實戰指揮體系,搭建“一辦十組”工作機制,制定《青浦區服務保障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任務書》,形成14項184條具體任務清單,截止11月10日,180項任務已全部完成,4項常態化工作均在積極推進中。全區111個黨組織、2668名黨員始終奮戰在進博服務保障的核心區域,其中包括24個臨時黨組織、909名黨員。儲備以黨員為骨幹的疫情防控突擊隊1600余人,全力做好進博疫情防控應急保障。
第五屆進博會中,青浦全區1600余支黨群志願隊,活躍在城市運作、安全保障、秩序維護、文明勸導、疫情防控等志願崗位,累計開展志願服務活動3680余次,服務人次達21萬人。
陳匯青表示,作為進博會永久舉辦地,五年來,青浦區創建了“一辦十組”的指揮架構和扁平化運作機制。成立青浦區服務保障進博會前線指揮部,下設“一辦十組”,實行靠前指揮、扁平決策、集中辦公、“1+8”網格巡查等工作方法,建立服務保障長效機制,確保重點攻堅任務指揮有力、運作有序、舉措有效。這套指揮體系的應用,也為青浦在今後推進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中提供了有效範本。
連續五年來,青浦建立了系統化的應急處置工作體系,並不斷優化治理機制,提升城市環境品質,“一網統管”青浦城運精細化管理模式被評為首屆“上海城市治理最佳實踐案例”之一,通過科技賦能,實現巡查模式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機交互型轉變。同時,青浦持續將産業發展與進博會有機融合、協同並進。連續5年簽下上海交易團“首單”,首單金額累計18.3億美元,意向採購訂單累計超過4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