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明年底將完成1125條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提升

發佈時間:2020-05-13 來源:中國網商務 作者:商聞 責任編輯:梁長玉

小街巷關係大文明。背街小巷是超大城市治理的痛點與短板,集中體現著一座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效。西城區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政務功能強大,政務活動較多,其多元化的功能定位、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特點,對街區、街巷衚同的環境要求較高。西城區始終堅持以“首善標準”努力讓城市的“裏子”和“面子”一樣耐看。近年來,西城區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把背街小巷作為推進城市治理的重點和文明創建的抓手,紮實展開系列行動,制定實施《西城區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用繡花功夫織補城市“裏子”,挖掘文化內涵,延續老北京的鄉愁記憶。三年來,共拆除違法建設59.1萬平方米,治理開墻打洞6623處,新增百姓生活服務中心28個、菜店和便利店122個、口袋公園55處,閱讀空間達到56個,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7.18%,提高了5個百分點,1125條背街小巷完成達標任務,110條街巷被評為“首都文明街巷”。據調查,97.5%的居民群眾對背街小巷整治表示認同和滿意,92.7%的居民感受到身邊變化。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加,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共建共治共用”美好家園的氛圍,為西城區新一輪“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奠定良好基礎。

位於金融街街道的文華衚同,青灰色的老北京民居,種著各色花草的小花壇,衚同口鑲嵌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對聯,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古樸典雅,整潔有序,紅色主題鮮明。因為李大釗故居坐落在衚同之中,衚同內地面、墻壁上隨處可見的歷史文化標識,地面佈置的11個二維碼對應講述了李大釗同志的11件生平大事。

“幾年前,這裡也曾經是‘臟亂差’,小門店噪音擾民,本來就不寬的衚同裏車輛亂停亂放。”金融街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主任李偉介紹,為了提升街巷品質,還原衚同肌理,展現衚同的紅色文化,2017年,金融街街道對文華衚同進行整治,關停了衚同周邊的“七小門店”,拆除違法建設,並在衚同開展居民停車自治,既解決了居民的停車問題,又打通了該區域的微迴圈。

經過治理,這條古老的衚同恢復了3米的寬度,民居兩側騰退出來的空間建起90個花壇,其中有40個花壇由居民負責認養維護。衚同還以李大釗故居為核心,通過整理臨街建築外立面、增設公共文體設施、佈置文化景觀等,打造了一條兼顧紅色文化、古都文化和京味文化的示範衚同。

類似文華衚同這樣的背街小巷治理“典型”,在西城區還有很多。走進西城區的背街小巷,平整的道路,整潔的環境,青磚灰瓦,老式門樓,街巷墻壁上鑲嵌著的元素風格各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廉政文化,“梅蘭竹菊”,學雷鋒志願服務,京劇臉譜,老北京照片......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相互交融;推窗見綠,出門就是公園,青翠的樹木,繽紛的花卉,休閒廊道,便民座椅;走出家門幾分鐘就能買到想要的商品,環境好、服務多而且品質有保障、價格實惠的百姓生活服務中心、菜店和便利店;冬暖夏涼無異味的衚同公廁;助力垃圾分類的智慧垃圾桶;居民有序自治停車;“院內+院外”一體化物業管理服務;家庭醫生團隊與街道社區無縫對接,居民享受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服務......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已不再是單純的環境治理,聚焦市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精治共治法治,涉及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方方面面。

西城區環境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三年,西城區的1125條背街小巷完成達標任務,110條街巷被評為“首都文明街巷”。在已完成達標的基礎上,明年底將完成1125條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提升,同時積極做好100條維護類背街小巷的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抓好背街小巷的生活服務網路織補,推動不適宜的業態轉型調整,以停車自治、綠色景觀、公共設施和環境衛生為重點,打造一批“西城品牌”的精品街巷。

目前,“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新三年行動計劃正緊鑼密鼓展開,以人民為中心,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區定位,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突出精治共治法治,嚴格落實“七有”“五性”要求,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聚焦12345市民服務熱線群眾訴求,把解決群眾身邊問題的實效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強化環境秩序動態精細管理,持續開展文明街巷選樹等活動,使文明創建更好融入日常管理和生活細節之中,按照全市行動方案要求,著力在鞏固拓展深化提升上下功夫,持續推進背街小巷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的實效。力爭到2022年,實現西城區背街小巷精細化長效管控機制健全、實用,全區街巷面貌再上一個新臺階,形成共建共管共治共用氛圍。(白雪、張海濤)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