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金融科技化是基本趨勢 金融市場脫媒趨勢會加快

發佈時間:2018-09-28 來源: 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梁長玉

今日下午,2018中國銀行保險業國際高峰論壇正式召開。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表示,把握未來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時候,我們必須深刻的洞察金融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第一,中國金融一定是開放的金融。第二,金融的科技化是基本趨勢。第三,中國金融市場脫媒的趨勢會加快。第四,中國金融的多元性會客觀的存在,而且會不斷的多元化。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中國經濟發展成功的經驗就是地方政府把工作重點放在經濟建設上。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當然我們可以總結經驗,特別是鄧小平同志開創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總的指導原則。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支點,40年來,我們的各級地方政府都把經濟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很多國外的經濟學家在總結中國如此短時間內經濟能發展的如此成功,其中有一條是地方政府的作用。所以,我非常欣賞讚賞石景山區委區政府在這個時候建設北京銀行保險業的産業園區,可見未來石景山區的發展是不可限量的。

我主要講講中國金融的發展。改革開放40年,中國金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過幾個指標來看。比如居民儲蓄存款,1978年末中國城鄉居民存款的總額210億人民幣,到現在是68萬億。210億到現在68萬億,翻了多少倍,後面多少個零,我們可以計算一下。這是一個數字。

第二,從外匯儲備來看,1978年中國整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是1億6700萬美元,現在穩定在3萬1000億美元以上,最高的時候達到3萬9900億美元。可見我們的金融業發展的有多快。

第三,從金融資産規模來看,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整個的金融資産規模大概是1000億多一點。

1978年中國GDP是2300億人民幣,今天GDP接近83萬億,雖然裏面有價格的因素。從幾個簡單的數據來看,中國金融業發展是多麼的輝煌,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金融取得的成就。我們都有一個習慣,首先要看到成績,因為談到改革開放40年的時候,忽略了成就是完全不對的,我們的成就絕對是第一位的,因為我們創造了人類發展歷史上的奇跡。今天的中國富有生機,不斷的開放,走向小康。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展望未來,歷史終究成為歷史,我們要向歷史學習,我們要繼承歷史上很多很好的做法,總結歷史,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展望未來,改革開放40年過程中我們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們靠的是什麼?這才是給我們最大的啟迪。

中國金融業雖然取得的成就很大,但是面臨的任務更重。把握未來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時候,我們必須深刻的洞察金融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必須順勢而為,如果是逆勢而為那就是倒退,我們必須把握未來順勢而為。我們就要理解金融的未來是什麼?趨勢是什麼?需要認真的研究。無論是金融部門,還是監管部門、政府部門,我個人認為都要對金融的未來有深刻的洞察力,否則我們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阻礙中國金融業的進步,都是在阻礙中國金融業的發展。

有的時候短期來看好像是這麼回事,好像是為了應對某一項任務採取的措施,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它不利於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是因為我們還沒有了解未來中國金融業將向何處去的問題。有幾點需要我們理解:

第一,中國金融一定是開放的金融。博鰲亞洲論壇我也在現場,聆聽了習總書記的演講。習總書記談到中國整個經濟的大門越開越大,特別談到了中國金融業的開放。中國金融業的開放走了一條和其他國家不同的開放道路,其他國家的開放是從本國貨幣機制開始、從匯率機制開始,從而促進了國際資本的流動、推動了本國經濟的發展,再推動市場的發展,走的是一條國際通行的道路,但是中國走的是自己的道路。比如説金融機構,央行宣佈除了商業銀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機構不再設持股比例的限制,商業銀行的持股享有同等國民待遇,和國內的投資者持股的比例是一樣的。

在紐約要開一個金融機構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可見中國是有信心的。當然我們的市場還沒有開放,我們的市場還是探索式的開放來做嘗試,包括QFII、RFQII,不是全面的開放,而是試錯探索式的開放。我們的人民幣也沒有實現完全兌換的目標,但是我們走的是機構開放的路子。下一步我們的開放還要穩健、低調、堅定的推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

易綱行長最近的發言我非常贊同,中國金融機構的改革要低調進行,不要高調的宣稱我要替代誰。我們不想替代誰,只是想成為一個完全可以自由兌換的貨幣,至於未來它將處於什麼樣的地位,這完全靠我們經濟的發展,靠我們法制的水準,靠我們的契約精神來維護人民幣信用。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加,中國的技術水準不斷的提高,我們的契約精神和法制水準不斷的提升,人民幣的長期信用就具有了穩健的基礎。也許那個時候在全球貨幣體系中,它可以擁有它的一席之地,因此我們要堅定的推行這個改革。這個改革完成以後,市場的開放就隨之而來。所以,中國金融的開放是大勢所趨,這是個基本趨勢。中國是大國,大國一般都是全球的金融中心。中國未來作為全球性的大國,全球金融中心這個目標也是要實現的。

第二,金融的科技化。這是個基本趨勢,因為金融是一種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機制,金融到最後是一種資訊集約的産品。所以,金融的科技化將會廣泛的滲透。高新技術等新的技術將會深度的影響金融的基因,通過深度影響金融的基因也會改變中國金融的業態。我們要看到這個基本的趨勢,我們不要以為商業銀行一定就要做大,商業銀行一定要有一個門店,不見得,因為未來新的業態會克服傳統金融機構的時空限制。傳統金融機構受到時空限制效率是比較低的,新的金融業態將會跨越時空限制,大幅度提高金融的效率。也就是説,我們要正確的看待新的金融業態,不要把新的金融業態看作是妖魔,看作是新的風險的來源,不見得。就像在物物交換時代,把紙幣看成是風險的來源一樣,因為紙幣人們可以造,實際上有了誠信和很好的技術以後,紙幣顯而易見比物物交換時代或者比金銀貨幣時代是巨大的進步。金融的科技將使得金融的脫媒速度加快,我們要做的是監管要跟進。我們經常説監管者要不斷的理解金融的進步,運動員都已經跑上二環了,我們的監管還在五環,不能讓運動員回到五環,我們必須前移,要前移到二環,和運動員保持同樣的速度。所以,監管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要拖時代的後腿。科技對金融將産生顛覆性的影響,我們對此要有高度的認可。中國金融值得驕傲的地方就是科技金融,就是第三方支付。

第三,中國金融市場脫媒的趨勢會加快。之前中國金融市場脫媒被嚴重的約束了,市場脫媒最後的結果是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特別是資本市場的發展。在相當長時間裏中國金融市場脫媒是不快的,受到了觀念和體制的約束,所以未來金融會以更快的速度脫媒,金融機構應該理解這樣的趨勢,要跟上這樣一個脫媒的變化。未來中國的資本市場肯定會有很大很快的發展。

第四,中國金融的多元性會客觀的存在,而且會不斷的多元化。多元主要表現在金融結構的多元性、融資工具的多元性以及金融資産的多元性。不要期望中國金融回到單一金融體系時代,我們要鼓勵金融機構進行融資工具的創新,融資工具的創新可以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重要的前提。沒有融資工具的創新,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就會難以落實到位。金融機構多元化的趨勢最重要的是金融證券化的資産比重將會不斷的提升。同時資産的多元性也會呈現出來,這裡要特別談到金融制度的多元性,中國的金融制度有一段時間有很快的創新,最近又被嚴重的壓抑。

有一個報道,有關部門説要對私募、創投新的金融業態徵很高的稅,不知道最後有沒有實行。我非常贊成克強總理關於如何減輕實體經濟負擔重要的講話,包括金融創新的業態要倍加的保護,因為企業的發展是有週期的,需要不同的金融制度孵化幫助其分散風險,中國的金融遠遠做不到這一點。我們的高科技産業從成立的那一天開始就要借助金融的翅膀才能飛起來,但是企業在不同的週期需要不同的金融制度加以保障。所以,我們要創造從最傳統的商業銀行到非常現代的一系列金融業態。最重要的就是要服務於實體經濟,對新的金融制度徵高額的稅收,我認為這是毀滅性的影響,我不認為這是正確的措施。

我們一定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性,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有些時候出了很大的問題,很大的問題是沒有宏觀的概念,總是從部門的角度來考慮,包括財政政策。我們的經濟已經在下行了,我們的財政收入、稅收收入還以很快的速度在增長我對此非常的擔憂。中國上半年GDP6.9%的增長,但是稅收速度14.4%,我對此非常恐慌,這個時候需要大幅度的減稅,中國的營商環境變得越來越不好,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商業環境。這個時候減稅是非常重要的,宏觀經濟重要的職能是逆週期調節,經濟下行的時候應該讓企業得到更多的利潤,減輕他們的成本最重要的就是減稅。有的時候我們回到常識就可以了,回到常識就能把事情做好。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