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教師”來了!有啥好處?學校咋做?

發佈時間:2018-04-12 16:55:09 來源:中國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周健

打破學校界限壁壘,使北京市全區優秀教師資源實現共用,讓學生無論在哪就讀,都有機會聆聽到優秀教師授課,這就是北京剛剛推出的“共用教師”制度!

共用時代什麼都開始共用,

沒想到老師也開始共用起來了!

那麼,共用教師制度到底是什麼呢?

什麼是“共用教師”?

“共用教師”制度:即中小學教師“區管校聘”制度。實施“區管校聘”以後,各區相關部門根據各學段生源變化、教育教學改革需要、師生比、班師比等要素,按標準每3年核定一次區域內中小學合理的教職工編制總量和崗位結構比例,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調配,以盤活資源,滿足實際需求。“區管校聘”制度將會讓優秀教師流動起來,讓好老師輻射更多學生。雖然這項新的管理制度還在試行階段,但已有不少優秀教師流動起來。

為什麼要實施

“共用教師”(區管校聘)制度?

推行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是教育部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義務教育學校實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決策部署。按照計劃,2015年在全國19個地區試點,2020年全國落實推廣。

實施“區管校聘”改革旨在推進教育均衡,為促進校長、教師合理流動提供制度保障,促進區域內師資均衡配置,推進教育公平。

同時通過開展適崗競聘,完善學校教職工能進能出、合理流動的用人機制,實現學校教職工資源優化配置,切實增強教職工的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和獲得感,增強教師發展活力,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推動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

那麼,“共用教師”

未來能否成為一項可以推而廣之,

如同共用單車一樣可以服務於千家萬戶,

解決教育整體不均衡問題的長遠良策呢?

↓↓↓

“共用教師”面臨困難

目前來看,要想讓教師“走”得更遠,確實是存在一定的困難。

首先,教師自己是否願意“走”出去。教師畢竟不是單車,很難“掃碼即用”。在當前的人事制度下,每個教師都有各自的身份屬性、地域屬性。小範圍的“走”容易接受,但要讓教師“走”得更遠,教師們必然就要考慮到工資待遇、生活成本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育管理部門的配套措施能否跟得上“走”的腳步,能否解決教師面臨的各種問題,能否激發起教師們“走”出去的積極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其次,學校是否願意讓教師“走”出去。集團範圍內雖然也有學校之分,但畢竟都是一家人。範圍不大,待遇均衡,便於管理,走校更容易實現。但在更大範圍內,就會有“你家”“我家”之分了,由於歷史的原因,目前的優質教師資源主要還是集中在少數學校裏,“壟斷”的好處自不必多言。而“共用”的天敵恰恰就是“獨佔”,君不見共用單車最頭疼的就是有人總想著把車搬到自己家裏“私用”,“共用教師”同樣也面臨著這種“公器私用”的局面。不打破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壟斷”,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資源共用。

問題雖然很多,但老百姓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已經到了讓教育部門必須回應的地步。讓教師們走出自己的校園,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為更多的人服務,這是大勢所趨。

京城學校如何做?

為了讓優質教師資源的影響實現最大化,其實早在2015年年底,朝陽區實驗小學就開啟了教師走校教學構思,並於2016年9月啟動了教師走校教學試點。集團內的各校區共用課程、師資、管理、文化等資源,徹底告別以往的擇校熱、挑名師等現象!

為加強教師走校教學的教學品質與監管,每一位參與走校教學的老師都會有一個APP,用於學校隨時了解老師授課情況與品質,同時,學校也會利用數字化校園系統不定期的徵求家長、學生意見。

全面開始教師走校教學,集團內的40名綜合學科、科學學科、音樂學科、美術學科教師將參加走校教學,此舉將讓朝陽區實驗小學幸福校區、潤澤校區、羅馬嘉園校區的2400余名學生直接受益。

朝陽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打破校際間的藩籬,讓教師從“走班”邁向“走校”,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這既是學生、家長的長久以來一直的期盼,也是教育部門實現教育公平的一個有效舉措。

孩子們有了更多更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可以選擇,家長不必為孩子“擇校”而東奔西跑,教師們有了更多更豐富的教學體驗,集團整體也得以更好更均衡地發展,可以説這是一個多贏的結果,值得點讚。

通過教師走校,讓優質校帶動薄弱校,幫助薄弱校提升自己,成為新的優質校,再組成新的聯盟,形成新的資源共用。隨著優質校的逐步增加,圈子一步步擴大,輔以教育管理部門的配套政策,教師的腳步自然也就會越“走”越遠了。

相信北京會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共用教師”,將優質的師資惠及到每一個學校,每一位學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