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1月11日訊(記者 郭躍)日前,工業和資訊化部辦公廳印發了《製造業品質管理數字化實施指南(試行)》。《指南》提出,在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等領域,應鼓勵相關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建設産品品質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品質資訊線上查詢、品質風險分析、品質成本分析和品質追溯等服務。鼓勵專業機構基於平臺提供品質管理數字化水準測評、診斷等服務,不斷構建和完善診斷對標模型,加強對中小企業品質管理數字化的診斷、培訓和輔導,提升品質管理整體績效。

《指南》的推出,是為推動製造業品質管理升級,以數字化賦能企業品質管理,強化産業鏈品質協同,優化品質創新生態。
《指南》表示,推進製造業品質管理數字化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以提高品質和效益、推動品質變革為目標,按照“圍繞一條主線、加快三大轉變、把握四項原則”進行佈局。企業要發揮主體作用,強化數字化思維,持續深化數字技術在製造業品質管理中的應用,創新開展品質管理活動。專業機構要以提升服務為重點,加快品質管理數字化工具和方法研發與應用,提供軟體平臺等公共服務。各地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要以完善政策保障和支撐環境為重點,做好組織實施。
聚焦裝備製造業,《指南》要求,面向機械、交通設備製造等行業,應推進基於數字模型的産品品質設計。推進人工智慧、倣真等技術在産品研發設計環節應用,搭建産品級、部件級數字倣真模型,開展失效模式分析預防、裝配及物流倣真,識別最優設計方案,通過智慧化品質策劃提升品質設計水準,降低品質損失風險。推進生産製造數字化管控,基於感測器、機器視覺、自動化控制、先進測量儀器等技術在生産環節深度應用,提升精益生産過程品質控制水準。推進基於産品全生命週期管理的服務品質提升。基於線上平臺連接實現整機及零部件狀態識別與跟蹤,開展産品故障預警預測,保養服務預警提示等延伸服務,促進産品高端化。
(責任編輯:戴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