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汽車4月22日 (記者 王憶東)記者近日獲悉,據今年第一季度國內重卡銷售數據統計,1-3月份,國內重卡市場累計銷量達23.2萬輛,較去年同期的53.1萬輛,同比下降了56.3%。從數據可見,在經過連續五年的高增長後,重卡行業的走勢開始步入下行週期。
實際從2021年5月份開始,國內重卡市場就已經迎來了高增長後的調整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5月,國內重卡銷量為15.8萬輛,環比及同比皆出現下滑趨勢,下滑幅度分別為18%和12%。同時,這也是繼2020年4月以來連續“13連漲”後的首次負增長。
此外,據資料統計,2021年,國內累計重卡銷量約139.5萬輛,同比下降13.8%,全年呈現出明顯“前高後低”的趨勢。

中國重汽2021年銷量及凈利潤均出現下滑
作為中國重型汽車的著名企業,中國重汽在2022年1-3月重卡累計銷量5.5萬輛,雖然市佔率高達23.7%,但從該企業的年報中,記者發現,中國重汽的銷量及凈利潤均出現下滑。
根據年報顯示,中國重汽在2021年全年累計重卡銷量為20.2萬輛,同比下滑1.91%。據統計,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中國重汽首次出現全年重卡銷量下降的局面。

在業績方面,中國重汽的情況也並不樂觀,公司在2021年主營收入560.99億元,同比下滑了6.4%;實現歸母凈利潤10.38億元,同比下滑44.79%。據悉,這也是自2018年始,譚旭光出任中國重汽董事長以來,首次呈現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的態勢。
具體來看,中國重汽2021年1-4季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6.78億元、193.27億元、89.32億元、71.62億元,可以看到明顯的下滑趨勢。相應而來的是其凈利潤也出現由盈轉虧,據統計,中國重汽在2021年由一季度的6.03億元,一路下滑至四季度的-1.13億元。
對於下滑原因,中國重汽解釋為“行業週期性波動、全球供應鏈緊張、原材料價格高位運作、重卡市場需求收縮、供給衝擊等巨大壓力”。與此同時,中國重汽還表示,2021年上半年,受國六排放升級、治超治限持續推動等政策法規影響,需求不斷增長,重卡行業規模達到了約104.5萬輛的歷史高峰,但也提前釋放了部分市場需求。下半年,受上半年的國五車輛提前預挂、油氣價格高漲、雙限雙控政策等因素影響,重卡市場終端需求表現低迷。
被兩部門約談整改 投訴回復率及解決率墊底
除了業績下滑,中國網汽車品質投訴平臺還曾屢次接到中國重汽車主的投訴,車型涵蓋汕德卡、陜汽重卡、豪沃悍將等,此前記者也曾針對投訴做過相關報道,包括重汽豪沃悍將曾被車主投訴車輛實際自重與廠家公告不符,存在嚴重超重的情況。此外,還有車主投訴“購車存在捆綁銷售,後期無法通過年檢”等問題。
早在幾年前,中國重汽豪沃這種重載式輕卡就曾憑藉“10噸王”在短時間內在重載式輕卡市場風生水起,但這種車型實際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2019年,央視曾曝光了輕卡行業“大噸小標”亂象,中國重汽豪沃也遭到了車主的集體投訴,該車還曾被戲稱“超重鼻祖”。
2021年11月,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曾聯合約談中國重汽,督促整改“大噸小標”貨車違規生産問題。責令生産企業立即停止生産、銷售相關産品,全面排查“大噸小標”隱患車型,並收回同型號隱患車輛,進行自查整改。
對此,我網記者也向中國重汽發去了包括業績在內的相關採訪問題,但截至目前,並未收到對方任何回復。
此外,通過中國網推出的“客戶投訴榜單”可以看到,中國重汽無論從投訴回復率,還是故障解決率方面,均處於墊底位置,不可否認,該品牌在對於車主車輛問題的態度上,差強人意。
當下,物流運輸行業已全面進入國六新時代,伴隨著輕卡藍牌新規的落地,重卡市場也在迎接新一輪的挑戰。今年,除了包括豪沃MAX載貨車、汕德卡C9H、HOWO輕卡新統帥等車型的陸續上市,中國重汽還在新能源賽道逐步發力。希望一直以“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作為核心價值觀的中國重汽,在不斷推動技術迭代更新,打造全新産品的同時,也能夠真正做到“從客戶需求出發,聚焦客戶各類運輸場景的駕乘感受”。
(責任編輯: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