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第二屆藝術産業園區發展論壇 聚焦園區轉型升級與國際合作

時間:2017-04-22 06:24:01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第二屆藝術産業園區發展論壇 嘉賓合影

繼2016年“首屆藝術産業園區發展論壇”成功召開後,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承辦的以“藝術産業園區的轉型升級與國際合作”為主題的第二屆藝術産業園區發展論壇于4月21日至4月22日在京舉行。本次論壇共邀請了三十余位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産業園區開發者、建設者、相關政府部門的主管領導、專家與學者等嘉賓代表,通過主題發言、圓桌討論的形式共同圍繞“國際視野下藝術産業園區的轉型升級”、“藝術産業園區的功能拓展與國際合作”、“全球化背景下藝術産業園區的戰略發展”和“‘一帶一路’背景下藝術産業園區的創新發展與國際合作”等問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致辭


論壇現場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首先在論壇開幕上致辭,歡迎各位嘉賓、學者的到來。他表示,次論壇以“藝術産業園區的轉型升級與國際合作”為主題,這正是基於對已經有藝術産業園區的建設經驗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審視和思考而提出來的。

“全球經濟仍然在努力走出低迷,但我們也看到藝術市場,特別是文化産業的發展仍勢不可當,形成了更加深入的全球交融、交匯、交流的態勢,這就為我們今天探討藝術産業園區的國際合作提供了新的背景。反觀國內,中國也正處於以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為重點的發展時期,文化産業的重要位置更加凸顯。一方面,今天的新城市建設、鄉村建設,為文化産業擁有新的空間提供了支援。另一方面,文化産業園區的建設,又需要更多理性分析,包括宏觀佈局與政策性支援,以及如何進行更有效的監管等問題。”

“怎樣既能留住包括工業、農業,或者其他行業的文化遺産,使我們的物質性空間能夠充分與文化傳統相連,又能夠使我們在這裡感受到一種生機勃勃的創新立意,這是一個溫床與生長的關係。如何在一片嶄新的土地上規劃藝術産業佈局,需要思考多種業態相融發展的趨勢。今天中國的藝術界已經非常鮮明地呈現出多學科、多專業、多領域的交融,正是在各種領域交融的邊緣地帶,需要藝術産業這根杠桿、這個橋梁,來煥發更大的資源價值。因而,推動藝術産業園區的發展,不僅為社會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對帶動城市建設、改善城市文化與社會生態、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質起到重要作用。”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余丁教授主持論壇併發言


北京市朝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軍勝發言
 

4月21日 “國際視野下的藝術産業園區的轉型升級”第一階段主題發言:

 

北京市朝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軍勝:《注重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建設與城市發展和諧共贏》

北京市朝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軍勝首先對中央美院在促進朝陽區文化藝術的發展和營造文化藝術氛圍上的卓越貢獻表示感謝。在結合朝陽區近年來推進文化創意産業園區發展的實踐基礎上,他分享了在産業園區建設與發展過程之中的關注重點,相關策略及建議,格外強調了園區建設與城市發展和諧共贏的八大關係:

一、統籌協調文創園區發展與産業結構升級的關係,以文化創新驅動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

二、統籌協調文創園區升級與創意集群發展的關係,以功能升級促進創新創意的集群發展;

三、統籌協調文創園區轉型與城市流量轉變的關係,以新型業態帶動城市要素的結構優化;

四、統籌協調文創園區改造與城市更新之間的關係,以文化創意為城市更新提供轉型路徑;

五、統籌協調文創園區開發與城市公共空間的關係,以鮮明特色豐富城市空間的內涵;

六、統籌協調文創園區發展與文化導向的關係,以開放包容營造和諧發展的文化氛圍;

七、統籌協調文創園區設計與城市美學的關係,以文化景觀為城市風貌增添人文氣質;

八、統籌協調文創園區建設與綠色發展的關係,以低碳發展做好城市綠色生態示範。

回顧朝陽文創園區十多年的發展,通過政府引導、積極探索通過舊工業廠房改造、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旅遊市場騰退轉型和新增産業用地項目選擇“高精尖”等四種模式的轉型升級發展,朝陽區文創園區已經積累了相當可貴的經驗財富,而在劉軍勝看來,未來的文創園區建設要著力解決四大問題:在空間佈局和功能定位上避免無序發展、同質競爭;在産業發展和品牌塑造上避免盲目跟風;在開發建設管理模式上,避免潛在風險、低端集聚;在公共服務和政府支援上,避免服務缺位、政策虛空。


與會嘉賓


論壇現場


北京798文化創意産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彥伶發言

北京798文化創意産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彥伶:《轉型升級過程中的798新模式》

北京798文化創意産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彥伶表示,從CNN的數據來看,自2007年以來,798已經成為國外遊客遊歷北京的第二大目的地——第一是長城,第三是故宮。他圍繞798自身的轉型升級與觀眾分享了未來的藍圖設計與相關思考:

“798的定位就想成就為一個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中心,首先要將其打造成為一個‘文化使館區’。到2020年,我們預測會有25—30家國家級的藝術中心集聚在798。”

“要利用好我國文化大國的有利資源,適應全球化發展。同時,堅定發展藝術,為青年藝術家構建良好平臺。做好交易、做好産業,形成有利支撐。”

“稅收問題是制約我們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第一問題,解決稅收問題,勝過十年功。希望大家共同為之努力。”

記錄會議重點


美國紐約大學Steinhardt學院藝術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桑德拉·朗發言

美國紐約大學Steinhardt學院藝術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桑德拉•朗(Sandra Lang):《從蘇荷到高線——紐約藝術園區的歷史與轉型發展》

 桑德拉•朗教授詳細介紹了蘇荷區如何從平民窟,經過藝術家、畫廊的大批量入駐,到上世紀70年代成為藝術中心,再到80年代開發商與商鋪涌進而日漸商業化的過程。她同時介紹並探討了紐約最近新興建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創意空間(CREATIVETIME)、藝術場所(Art Place)、灌溉(Irrigate)、點亮未來(Illuminating Futures)等多個不同於以往建設模式的創意産業藝術項目。其中,高線公園原是一條廢棄的穿越曼哈頓的貨運鐵路,在紐約“高線之友”(Friends of the High Line)組織的保護與推動下,這裡建成了獨具特色的空中花園綠道,為紐約曼哈頓西區贏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成為國際設計和舊城重建的典範。

“CREATIVETIME”是一個關注和開發城市廢棄空間的創意項目,源於改善上世紀70年代因毒品盛行、犯罪率上升導致惡化的城市景觀。該項目將因城市衰敗而被廢棄的建築、街區用來作為替代性的藝術空間,做不同媒介的藝術展示項目。該組織也開始和如現代藝術博物館等機構進行項目合作,他們的宗旨與價值觀在於相信藝術家的聲音可以塑造社會。

“藝術場所”(Art Place)也是一個擁有獨特運作模式的項目。“藝術場所”最初是在國家藝術基金支援下發展的項目,它致力於將商業、政府、非營利與慈善組織等不同社會部門內的主體結合起來,參與市政發展,促進經濟與社會結構的優化。它的資金來自於14家基金、6家銀行,以及8家其他機構;發展非常迅速,並且能夠産生實際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紹興水街壹號文創園總經理金偉東發言

上海M50藝術區創始人,紹興水街壹號文創園總經理金偉東:《我的兩次轉型》

金偉東先生曾經是上海M50藝術區創始人、董事長,現為紹興水街壹號文創園總經理。他的發言緊密圍繞著這兩次文創園區的發展規劃展開,以大量實際案例強調了:“‘轉型升級’在我們整個社會,或者説在整個工業文明發展歷史當中是始終存在的一個話題。”

金偉東先生首先介紹了M50從老紡織廠轉型為藝術區的過程,而談及紹興水街壹號文創園,則將其定位在“文化創意、休閒旅遊”。

“‘跨界+互聯’是我們的總體思路,將主營服務和功能服務相結合。”

“藝術體驗消費、創意體驗消費、休閒體驗的消費三者互贏共生,將所有的消費都植入跨界跟互聯的思維,為空間項目配套商業補充。”

“實現穩健的可持續發展和經營,才是我們成功轉型的基礎”

農工民主黨北京市主委,原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張新建發言

農工民主黨北京市主委,原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張新建:《藝術産業園區週期性調整與轉型態勢》

張新建教授以“藝術園區週期性調整與轉型的態勢”為題,主要從三個方面談了自己對於藝術産業園區轉型升級問題的看法。第一,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要求藝術區的建設必須調整和轉型;第二,如今的藝術區建設,由於各種問題,實際已經進入調整轉型時期,或面臨調整轉型的需要;如藝術家聚集效應衰減、展覽展示交易特色下降、藝術品品質不夠過硬等等。而一些其他創新型的産業園區目前則存在較大的發展潛力,如江蘇、深圳以設計、動漫、動畫為主要特色的藝術區,以及以傳統民間藝術為主題的藝術區。第三,藝術區調整和轉型的趨勢是什麼。首先,新技術,例如將VR/AR、網際網路、3D列印等技術運用於觀看和欣賞藝術品,加深觀眾體驗,豐富展覽手段。其次,藝術品産權開發與引入金融資産,形成一個綜合的藝術産業區,也是未來的趨勢。其三,城市需要集中建設藝術的中心區域。其四,要以“一帶一路”為抓手和紐帶,推動文化貿易保稅區的建設和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工程。張新建教授表示,相對於“治理”,我國藝術産業園區更需要的是“發展”。


法國KEDGE商學院創意産業與文化體育中心負責人安妮·宮博教授發言

法國KEDGE商學院創意産業與文化體育中心的負責人安妮•宮博(Anne Gombault)教授:《來自倫敦的啟示——對法國藝術園區的展望》

宮博教授的演講來自於她對倫敦藝術園區開展的一項實地研究。宮博教授認為,歐洲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國家,藝術園區更多聚焦于傳統,而在倫敦的體驗是非常新鮮的。她所開展的研究,目的是去理解倫敦的藝術産業園,並形成一個理論框架。她在研究中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到底是什麼成就了倫敦的藝術産業園?

她認為藝術産業園有三種效益,即象徵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她通過走訪倫敦15個藝術園區,觀察到倫敦的藝術産業園區存在高度的多樣性,包括功能多元,以及面向藝術家、藝術觀眾、旅遊者等不同的群體;其次,倫敦的藝術園區大多具有自己的美學認同,擁有自己的景觀與氛圍,也增加了其異質化發展程度;再者,藝術與休閒娛樂業的融合,以及創意旅遊的發展,都促使藝術進一步進入到城市的基礎層面,尤其是創意旅遊,它不同於傳統旅遊,而是通過遊客的參與讓藝術區的創造力最大化。

宮博教授最後提出了來自倫敦藝術園區的三個經驗:一、創新與活力是藝術園區的根本;二、發展與社會創新相結合的創意旅遊業;三、藝術園區設計中的全球視角,增強不同社會及參與群體的認同感,並促進多樣化的發展。城市中需要承擔許多功能的超級藝術博物館,例如泰特現代藝術館。而所有這些因素,都必須有自己的多樣化的方案。對倫敦而言,顛覆性的創造、混合的多樣性、城市的整體活力是它非常重要的特點。

(未完待續:4月21日下午第二階段主題發言)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