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8日下午2點,第一屆道滘新藝術節新聞發佈會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參加開幕式的嘉賓有第一屆道滘新藝術節發起人XI當代藝術中心館長范明正、第一屆道滘新藝術節總監李振華、 策展人/當代藝術調查局姜俊、參展藝術家吳玨輝、參展藝術家張曉和道滘鎮鎮委書記鄧濤。五位嘉賓分別就本次藝術節的緣起、展覽主題、策展理念、藝術作品介紹、道滘概貌等幾個側面為觀眾詳細介紹了本次藝術節。
新聞發佈會現場(左起活動發起人范明正、藝術總監李振華、道滘鎮鎮委書記鄧濤、當代攝影家張曉、影像多媒體藝術家吳玨輝、策展人姜俊)
范明正受當信安喜文化産業集團總裁陳長春之托發起了本次藝術節活動
第一屆道滘新藝術節,發起人范明正、項目總監李戰豪與藝術總監李振華,邀請海內外知名藝術機構動量(MOMENTUM)創始總監、魏瑪包豪斯大學客座教授瑞秋•芮斯•沃洛荷博士與當代藝術調查局(ABI )的青年策展人一同策劃“繪畫與圖像”、“裝置與委託創作”、“新媒體建築投影”與“放電影”4個單元,匯集來自17個國家,79位藝術家的作品,在XI當代藝術中心館、糧倉、粵韻館、東莞市文化館等幾個場館呈衛星狀散佈于道滘鎮的藝文街區中。此次藝術節以當代藝術最新的策展理念,呈現出一個在場性的總體藝術概念,以跨學科綜合性藝術媒介為主導,將地區發展、自然生態、新科技、以各種新藝術形式直觀的呈現給觀眾。
有別於其他藝術節的形式與規模,道滘新藝術節,以建築立面投影作為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在9月28日開幕當天集中呈現26位藝術家的影像作品,試圖以此賦予建築物“活力”與“新意”。本次藝術節將於2016年9月28日開幕,將持續到10月27日。
藝術節的主題:Another Wave 光年
藝術總監李振華就本次藝術節主題“Another-Wave-光年”進行闡述
青年策展人姜俊從前現代、現代和當代三個歷史階段中探尋“總體藝術”這一策展理念的變遷
藝術總監李振華認為本次藝術節的英文“Another Wave”和中文“光年”是不能互譯的,“Another Wave”可被譯為“又一浪”或“新浪潮”,即在北上廣之外的大城市之外的地區能不能帶來一種文化的興起。而“光年”如“廣東快車”,瞬息萬變,極速向前,如同今日中國藝術現狀,從內容創造到創造歷史,只用了短短四十年。另一方面,“光年”用來計算地球和宇宙星系之距離,為距離加入了時間,如逆向思考時間和人生旅程,“光年”可被解釋為最好的時刻,相較于日常生活,也是最漫長的距離,仰望星空令人遐想──超越的人類勇氣和想像力。
藝術節單元:影像與裝置作品突出
展覽海報
本次展覽的4個單元的作品延續了國際藝術節的主流策展模式,正如代表當代藝術調查局的青年策展人姜俊所強調的體驗性、在地性、事件性,即在一個大的事件性下的總體藝術概念,包括多感官、跨學科、多媒體的綜合藝術形態。本次展覽的藝術家除第一單元32位藝術家以傳統藝術形式繪畫作為主題,其他的57位藝術家均以影像、表演、裝置等新媒體樣式呈現。
第一個繪畫單元,地點位於XI當代藝術中心,匯集了32位國內外優秀當代繪畫藝術家的作品,既有名家喬治•巴塞利茲、尚揚、石衝、陳文驥、鄭國谷,也有一大批70後實力派藝術家。這批藝術家注重更自由和自我身份的肯定,讓藝術創作從描述世界中走出來,以自我的需要、敘事和美學表現為基礎,重新構建了一個多樣的藝術現實。參展名單:c 陳文驥、陳彧君、陳亮、崔雲峰d 董大為(現場創作)、段建偉、段建宇e 安立奎(Enrique Brinkmanng,西班牙)g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德國)h 黃宇興l 梁銓、廖國核、劉曉輝、劉唯艱m 馬文婷n 倪有魚s 尚揚、石衝、孫遜、宋佳益t 屠宏濤、唐永祥、湯大堯w 王音、王岱山、武晨 x 徐坦y 閆冰z 張書箋、曾宏、鄭國谷、張慧
第二個單元作品內容為18位藝術家裝置與委託創作的作品,地點在道滘鎮改造一新的道滘糧倉,這批藝術家注重對時間和空間的表達,有著觀念和具體形式、歷史的迭代基礎,同時這批作品提供了另外一個不斷自我更新的現場,他們更強調身體感受和易逝性。參展名單為c 陳陳陳f 范明正&趙艷婷h 何岸、胡慶雁+曹雨、胡慶泰l 劉窗、李燎、李景湖、盧徵遠s 尚暾tThomas Eller(德國)w 吳玨輝x 徐震y 楊心廣z 張新軍、張曉
第三個單元是27位藝術家的新媒體建築投影作品,地點也是道滘糧倉。此單元的現場表演和外立面投影,為新興的介入城市的藝術形式,藝術成為替換城市日常景觀的介入性因素。通過影像、音樂,直接改變城市外貌,一方面為80年代以來的建築賦予更生動的特效,也為老建築喚醒生機。參展名單:b Bignia Wehrli (德國/瑞士)c 陳霄、陳秋林h Hannu Karjalainen(芬蘭)j Janet Laurence (澳大利亞)k Kate McMillan(澳大利亞)l 廖文峰、劉真辰(法國/中國)mMa Li(美國)、Mark Karasick (加拿大)n Shingo Yoshida(日本)p Patrycja German(波蘭)q Quhny Dong(越南/瑞士)、邱黯雄s 史金淞、SashaPirogova(俄羅斯)、Stefano Cagol(義大利)、Sumugan Sivanesan(澳大利亞)、Sinae Yoo(南韓)t Thomas Eller(德國)、田曉磊、Tracey Moffatt(澳大利亞)、Theo Eshetu(英國)vVarvara Shavrova(俄羅斯、愛爾蘭)w 吳玨輝、王跖+周戭
第四個單元是粵韻館的曹丹和雎安奇的電影單元。他們的電影關於時間尺度中人的生活景觀,是一個大跨度,混合著敘事和真實的現場。曹丹的《龍船》向人們講述一個關於傳統和現在的故事,故事中沒有衝突,是溫暖,是對新事物和改變的信仰,也是一種關於四季更替,關於每次龍舟比賽後,將其保存起來的故事。雎安奇《大字》所標的,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現實,那些無名者的歷史,那些被遺忘的場所,那些被擱置的話題。雎安奇讓這些都從影像中復活,從影像中,再次體會一個早已逝去的年代。
藝術節所在地:東莞與道滘
道滘鎮鎮委書記鄧濤在紅磚美術館接受藝術中國記者獨家專訪
道滘地區
作為本次藝術節的所在地東莞市和道滘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東莞不僅僅是所謂的“世界加工工廠”,它也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虎門硝煙所在地就在東莞。東莞還是中國音樂劇創作的重要基地。自2007年創作了10部音樂劇,9部獲獎,藝術在東莞地區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
道滘是中國傳統戲曲的故鄉,道滘人愛好粵劇、粵曲、木魚歌等,已有百餘年曆史。道滘地區還是一個水系發達,濕地豐富的富饒之所,同時具有豐富的農耕文化、工業文化的歷史遺跡,這為當代藝術提供了豐富的時間維度與空間場域。道滘近年來加快淘汰落後産能,整合産業發展空間,發展自然環境,保護生態,而道滘新藝術節借助當地自然景觀、歷史建築、科技園區的地理文化,通過三“新”——新科技、新媒體和新藝術,引導地區變革,重構另一個國際新浪潮,同時也是道滘“新”藝術節的立意。同時本次藝術節將繼深圳廣州之後對珠三角區域的文化創意産業的轉型與創新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部分展覽作品
尚揚,董其昌計劃-39,布面綜合材料,300x272.5cm,2011
石衝,隱語之二,2015年,布面油畫,72cm×80cm
梁銓,冷泉之三,2013,茶、色、墨、宣紙拼貼,122×92cm
段建偉,三少年,2011年,160X130CM
劉信愛,敵人,單屏錄影,8’26”,2016
廖文峰,相對不動的秒,錄影,59”,2015
曹丹,龍船,84min,2010
陳秋林,一天,單屏錄影,15’13”,2014-2016
董荃,夏末,單屏錄影,11’22〃,2015
倪有魚,反色碑,布面綜合材料,220x150cm,2016
楊心廣,撫摸,房樑、墨汁,330x500cm(18個部分),2009-2013
陳文驥,什麼-灰色的,鋁塑板上油畫,100x35.5cm,2012
胡慶雁,十件雕塑,樟木,尺寸不等(共10件),2011 – 2012
徐震,世界工廠的轉型,115x50x80cm,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