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研究院導師博士創作聯展開幕式上嘉賓合影
9月19日下午,《收藏投資導刊》2015推薦作品系列展“絲路山水,萬物互生”中國藝術研究院導師博士創作聯展在馬奈草地美術館開幕。此次活動由《收藏投資導刊》主辦、北京馬奈草地美術館、百嘉文化傳媒、陶野時光藝廊協辦。
本次展覽的參展藝術家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十二位導師及其博士研究生(導師學生為一組,以導師年齡排序),共計二十四位藝術家,分別是:張榮慶和林峰,姜寶林和任賢義,崔如琢和文蔚,霍春陽和趙少儼,龍瑞和方輝,趙建成和鄧燦,任平和任賽,陳孟昕和陳川,李一和段永成,陳平和李以良,牛克誠和宋永忠,盧禹舜和李立,展覽用師生聯展的呈現方式,以“絲路山水,萬物互生”為主題,展現以山為德,以水為性,萬物有靈,生命互生的主旨內涵。
《中國證券報》社長兼總編輯吳錦才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秘書長徐裏致辭
導師代表、藝術家牛克誠致辭
《中國證券報》社長兼總編輯吳錦才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他指出“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于國於民、于公于私所持的價值觀。從此次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師生聯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審美理念、題材內容、意境追求以及筆墨技法等層面的傳承和突破。藝術創作在師生的互動中進一步創新、發展。中國文明也得益於此,一代代穩定和有序地綿延。”
中國美術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秘書長徐裏強調:“時代正要求中國的藝術家要拿出經典的、好的作品,發揮藝術的獨特優勢,展現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這對於塑造和提升國家文化形象,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藝術家崔如琢致辭
馬奈草地董事長金錫順致辭
博士生代表在開幕式上發言
《中國證券報》副總經理、《投資收藏導刊》雜誌社社長楊江瀚女士則從“中國夢”的角度闡述了活動意義:“在古代,我們講究‘師古人’,‘宗祖訓’;在今天,我們講‘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開啟民智、傳承文明的神聖使命’。由老師指引入門全面打好各種基礎,而後學生依靠自身的敏悟與毅力,輾轉多師、朋友切磋、集思廣益,最終實現突破,這是中國畫史上許多成功個人的通徑。《收藏投資導刊》正是希望搭建一個這樣的平臺,讓名師和優秀的學子的成就能得到展現,讓更多的後學之輩探得繪藝之真諦,為中國文化的偉大復興貢獻盡己所能的一份力量。”
“絲路山水,萬物互生”展覽現場
“絲路山水,萬物互生”展覽現場
觀眾觀看展覽
參展導師認為,繪畫藝術具有民族性,中國書畫蘊藏著深厚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底蘊。而中國畫的傳統不只是藝術形式、筆墨語言,還應包括我們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大文化體系,而民族文化是一個歷史悠遠、博大精深的體系。“中國畫的傳統只是這個文化體系裏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不能局限于在中國畫舊有形式的圈子裏去看待傳統、認定傳統,應該從宏觀的角度去理解傳統、繼承傳統,再進一步從大文化體系中去把握和挖掘傳統中對中國畫創新發展有益的精神內涵。” “學習大家,一定要探究其來源,同時研究後世的傳承,這樣才能領悟其創作思想與方法,同時,廣泛的吸收各家藝術特色和創作經驗,才能有所比較,逐步找到創新的突破口。”
方輝 《積雨暗林屋》 138x68cm
林峰 《行草斗方陸游詞》
任賢義 《抽象3》 69cm×138cm
參展的博士研究生表示,中國書畫歷來就比較注重師承,有師承臨摹學古的傳統,這是中國的傳統儒家文化,也是中國書畫得以傳承和發展的道路。
下午15:30由《收藏投資導刊》主編堯小鋒主持的研討會正式開始,與會嘉賓對目前書畫創作存在的關鍵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對藝術品市場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前景進行了深度剖析,與會者坦誠交流、反響熱烈。
據悉,此次“中國藝術研究院導師博士創作聯展”是《收藏投資導刊》藝術系列活動之一。未來《收藏投資導刊》將繼續致力於對藝術品市場生態鏈條的梳理和整合,發揮媒體的力量,推動藝術品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以求為藝術品市場未來長期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展覽將持續至9月24日。
陳川 《觀自在》 68x68cm 紙本水墨
宋永忠 《翠谷觀瀑》 70x70cm
展覽現場
“絲路山水,萬物互生”展覽現場
“絲路山水,萬物互生”研討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