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三屆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論壇”系列重要活動之一,“共振——第三屆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作品展”繼今日美術館展區開幕後,元典美術館展區于2014年12月30日拉開帷幕。
“共振——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作品展”元典美術館展區是由元典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團委、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會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會展覽部承辦的以推介和支援中央美院青年藝術家為目標的大型藝術展覽項目,自2012年舉辦第一屆以來得到校內外藝術工作者和廣大在校師生的大力支援。
“共振”這一標題取得相當有意思,在物理學中指的是以同一振幅同一頻率作振動,而“共振”在聲學上又稱為“共鳴”。短短兩個字卻能夠包羅萬象,與本次展覽的目的與意義及其切合,就是想在最大限度地呈現藝術家個體創作面貌的前提下,將其形成合力、共同發聲。
“共振”從7月份開始徵稿,共收到220多位在校研究生超過830件投稿作品,相比前兩屆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品質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作品面貌也更加新穎和多元化。展覽的整體策劃、組織、實施均由研究生會展覽部承擔。作品評選特別邀請了美院各院係教授、副教授組成專業評審委員會自投稿的830余件中遴選優秀者進入展覽,最終近200件次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其中,又挑選了35位優秀藝術家的作品于2014年12月20日——2015年1月26日在今日美術館展出,這些藝術家創作題材各異,呈現方式多樣,充分地展現了現今中央美院研究生的創作狀態和藝術思考。這些作品涵蓋了油畫、版畫、水墨、雕塑、攝影、多媒體等多種形式。
展覽並沒有正式的開幕式,而是提供給了觀者一個完全自由開放的藝術世界。地上與地下兩層的展館容納了200多件作品,第一眼望去或許會覺得有些雜亂無章,並沒有按照作品門類或時間線索來布展,畢竟幾十位青年藝術家的作品都有著自己的明顯個人風格。而細看下來則會發現,不同藝術種類的作品穿插在一起,這樣的布展方式讓作品彼此呼應而又相得益彰,獲得了更多的闡釋空間。這些青年藝術家也不會為觀眾提示什麼,只是將自己的想法陳列在展簽上,寥寥數句內心獨白用很小的字體打出,似乎是故意讓觀眾去忽略,並鼓勵觀者在觀看作品之後有自己獨到的解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在策展傷的一大亮點是開設了一個特別板塊——“振外”,旨在收集碩士、博士研究生的繪本小樣、創作小稿、小製作、未完成作品、試驗階段作品等,最終結合藝術家訪談以文獻展及創作展的方式呈現。該板塊的設置在於考慮到大多數展覽都是以藝術家最終作品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但是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很多有意思的想法和繪本小樣同樣有藝術價值,某種程度上更能真實反應藝術家的整個創作狀態,還原藝術家從觀念到創作再到作品完成的這一整套過程。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蘇新平説道:“希望研究生同學們在今後的藝術創作中秉承‘盡精微,致廣大’的精神品質,既要精進藝術技巧、豐富人文漢陽,更要敏銳地把握時代和社會的脈搏,希望他們用最純凈的靈魂去與社會交流碰撞,尋找屬於每個個體最獨特的藝術語言,發出內心面對世界最真誠的聲音。希望他們精神世界的聲音、個人對社會獨立判斷的聲音在當代藝術生態中匯聚成‘共振’頻率,釋放巨大震動,在藝術史中尋找位置,完成藝術理想與追求。”
本次在今日美術館的展覽旨在作為一個小窗口,以窺見中央美院的碩博士研究生們在邁入更高水準的藝術求索過程中對藝術創作、視覺語言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對內在自我的不斷反省和挖掘。咫尺之間,飽含著他們對生活、對生命深刻的感悟和深沉的熱愛。讓藝術和人的心靈,與整個時代産生“共振”。 本次在元典美術館的展覽旨在作為一個小窗口,以窺見中央美院的碩博士研究生們在邁入更高水準的藝術求索過程中對藝術創作、視覺語言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對內在自我的不斷反省和挖掘。咫尺之間,飽含著他們對生活、對生命深刻的感悟和深沉的熱愛。
“共振”——第三屆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作品展元典美術館展區將持續到2015年1月14日。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