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第五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雙年展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10-08 16:04:4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部分參展藝術家合影



10月7日,由北航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主辦的“融合·建構——第五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在北航藝術館展覽大廳正式開展。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名藝術家代表蒞臨展覽現場互動交流,圍繞展覽主題共同探討當代學院藝術的創作趨向、發展流變與價值追求,見證並反思藝術家在致力於探索藝術與當代社會、文化、生活等深度融合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效。

本次展覽以“融合·建構”為主題,共邀請來自全國各地、具有學院藝術背景的72位知名藝術家的近120件藝術作品參展。這些作品緊緊圍繞展覽主題,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風格各異,涵蓋了國畫、油畫、雕塑、影像裝置、綜合材料等類別,其中既有藝術家入選全國美展等大型活動的精品系列,也有呈現強烈創新性、探索性的最新力作,向社會和廣大觀眾呈獻了一場具有學術性、獨創性、體現當代藝術發展態勢的學院藝術盛宴。

自2006年以來,北航藝術館堅持每兩年自主策劃舉辦一場大型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活動,受到藝術家們的持續支援和熱情響應。展覽主題從2006年的“靈感·空間”、2008年的“激情·超越”、2010年的“意象·特質”、2012年的“文脈·氣韻”,到今年的“融合·建構”,承載了北航藝術館五屆雙年展一以貫之的學術思考、學術積澱、學術聚焦以及學術取向。經過近十載的積累,北航藝術館透過其舉辦過的200余場公益性、專業化、高品位展覽,特別是反映藝術家創作集群格局、學院藝術內蘊與文化擔當的五屆雙年展,已成為當代中國綜合性大學提升人文、傳播藝術的重要窗口與知名學術品牌。

雙年展策展人、北航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北航藝術館館長蔡勁松教授認為,當下時代,問題意識和跨文化視野,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引起藝術家的關注和反思。提出“融合·建構”的命題,首先是關於藝術創作中文化場域的構建問題。文化場域的實質是一種社會文化存在形態,而具體到文化場域中的造型藝術領域,“藝術場”即反映為一種空間關係,又表現為一種社會文化關係,更呈現出一種獨立的文化張力、藝術狀態和藝術特徵。

蔡勁松介紹,本屆雙年展參展藝術家們近年來持續進行的多維度、多層面探索努力,成效是十分顯著的。從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們關注的重心,明顯轉移到對藝術的本體性認知、獨立性探索和文化性映射上來,呈現出一種跨空間、跨學科、跨領域的文化思維模式和藝術創作姿態,以及一種跨越行為中藝術觀念與創作實踐的融合,更反映了藝術家個體多維智識積累、藝術品格與價值取向的融合,承載著他們直面傳統和時代挑戰的文化自覺與自信。

在展覽當天舉辦的藝術沙龍活動中,藝術家們就當代藝術特別是學院藝術創作中的一些重要命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研討。他們表示,融合與建構,既是本次雙年展的主題,也是當代藝術創作必須直面、不可回避的問題。“融合·建構——第五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以開放的形式為學院藝術家們提供了良好的交流與展示平臺,同時這個平臺不僅僅為學院藝術的發展積蓄力量,也將為大學人文素養教育、藝術傳播乃至學院藝術精神的倡導與弘揚,起到積極的建構作用。

據悉,本屆雙年展自即日起在北航藝術館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持續至10月29日結束。10月31日至11月29日,展覽將移師北航沙河校區藝文空間展出。

(余敏)


藝術沙龍現場

 

參展藝術家名單:

丁密金 馬良書 王今 古棕 石晉 石巍 卡西 冉勁松 馮秋子 馮瑜光 喬遷 劉心泉 劉濤 劉雪純 阮賓 孫初 杜文涓 李玉倉 李漢平 李佳 李學兵 李博娜 李輝 楊卉茹 楊秀澤 吾要 吳曉軍 何先球 何喜忠 宋春艷 張玉燕 張薈林 張鐵軍 張濤 張尊高 張廉明 陳劼 納托 羅公染 和向東 金士焯 周愛民 鄭智君 孟祥軻 趙際灤 趙幀 荊玉成 胡乃澎 洪潮 宮林 宮浩欽 袁克有 黨禺 徐桂香 高海軍 陶玉玲 黃三勝 黃帥軍 黃明珠 康建華 康春慧 商長虹 梁義勇 梁智龍 董明良 韓冉飛 韓朝 程遠志 蔡勁松 顏新元 薛雲祥 魏惠筠

 


展覽現場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