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央美召開"場域·空間、展呈與博物館"學術研討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6-07 22:52:5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學術研討會現場

        2014年6月7日上午,“場域·空間、展呈與博物館”學術研討會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VIP會議室召開。本次研討會以剛剛于央美美術館開幕的“場域•黃建成設計”藝術展為背景,論壇邀請了國內外藝術理論家、空間展示設計師、美術館館長及策展人等進行主題發言,其中包括中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德國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前紐倫堡國家博物館群總館長馬提亞·漢克爾(Matthias Hankel),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劉軍教授,前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籌建主任克勞德·莫拉德(Claude Mollard),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黃建成,以及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文化與媒體管理學院院長克勞斯·西本哈爾(Klaus Max Siebenhaar)。會後,嘉賓們互動討論,並與此次展覽策展人余丁教授一同參觀展覽。


學術研討會由中央美院人文學院副院長余丁教授主持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院長徐仲偶為研討會致辭

        本次學術研討會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余丁教授主持,並邀請到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院長徐仲偶教授為研討會致辭。徐仲偶對此次“場域•黃建成設計”藝術展給予高度評價,並表示“黃建成在探索中國社會巨大變化和發展過程中面對的前沿問題,這不僅是他們團隊的關注熱點,也是中央美院著眼的方向。”本次學術研討會涉及美術博物館建築、藝術展陳設計與視覺傳達、策展實踐、美術博物館管理以及場域理論等多維度的跨國交流。據悉,本次研討會學術成果亦將結集出版。


中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發言

        中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的發言主題為《現場與體驗:博物館的新價值》。首先,范迪安給予當今的設計及設計師以新的定義,“今天的設計應該是具有文化性與藝術性、功能性與技術性的集合體,這裡應該強調比應用功能更為強大的文化效用和審美價值。設計師應該同藝術家一樣成為我們時代的視覺代言人。”在談及此次展覽時,范迪安表示,“場域•黃建成設計”為觀眾營造了一種場域的概念,這是具有思維的場域,一切以在場的創造與感受為出發點,它所營造的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視覺和互動經驗。

        同時,范迪安還同與會的外國嘉賓們分享了中國對於“博”與“物”的認識,從“物”的角度考慮展陳與空間設計的關係。他指出,如今我們在文化産業領域談及的“博”主要包括藝博會和博物館兩種形式,他們都是今天公共文化服務的必要因素,也充分體現出經濟、文化與社會發展的關聯。而其所涉及的“物”則一直蘊涵于中國的傳統思想中:“物”不僅僅是一個客觀的物體,它還引申為人所處的“環境”,因而,它既可以是可見的,也可以是一種不可見的感知;同時,“物”又可以看做是和人發生關係的對象,它是與人相對的“整個世界”,中國古語中有“厚德載物”、“齊物等觀”等概念,這些都是人類與世界相互照應、彼此認知的寫照。因而,建築、環境、空間和人的關係本身就是一個整體。

        談及空間、博物館建設和觀眾的關係,范迪安表示,人們要從觀看的經驗出發,將展品“活化”吸引觀眾主動參與互動,將傳統資源巧妙而藝術的轉化,將線性時間轉換成空間場域,為新的觀看方式提供可能。而黃建成及其設計團隊,正走在這一領域的前沿,他們將功用性與文化藝術性相結合,這種“文化建築”的理念亦是當今中國的時代要求。


德國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前紐倫堡國家博物館群總館長馬提亞·漢克爾(Matthias Hankel)發言

         德國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前紐倫堡國家博物館群總館長馬提亞·漢克爾(Matthias Hankel)以《空間、時間和榮譽——博物館作為資本符號的區別和融入》為題展開討論。漢克爾首先梳理了歷史上西方哲學及藝術領域對於“空間”的定義,從古希臘學者柏拉圖到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從牛頓的絕對空間到愛因斯坦的一系列理論,甚至是黑洞和“變折的時間”,漢克爾以德國人嚴謹的思路總結了關於“空間”的所有詮釋,提供了對“空間”多個角度的認知與理解方式。

        而論及空間與當今博物館的關係時,漢克爾表示,“博物館是一種通過空間展示的敘述方式。它成為‘空'與‘實'之間轉換的載體,在其作為文化機構進行展示、教育的同時,其實在進行著一種空間轉換。作為澄清歷史和記錄歷史的文博機構,博物館應該利用空間這一相對概念為觀眾提供互動場域,盡顯其包容性。”最後,漢克爾結合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經濟資本和象徵資本與博物館與其社會責任進行討論,將博物館定位為最佳的社會展示空間。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劉軍發言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劉軍的主題發言以《市場中的大眾、精英與先鋒文化》為題,通過對精英、大眾、先鋒群體的解讀,深入剖析中國社會的文化背景與現狀,從而為透過“中國現象”發掘實質文化內涵提供了可能性。劉軍教授的發言包括了對城市化、城市化率的深入解析,以及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及現代性問題的討論,他認為,由於中國是在一種被動的狀態下謀求“現代性”,它自然而然的遇到了很多社會問題,這些“中國特色”的社會問題同時也充滿了矛盾修辭,正是這樣的背景和現狀,造就了當今中國及其文化發展的現實景觀。


前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籌建主任克勞德·莫拉德(Claude Mollard)發言

        前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籌建主任克勞德·莫拉德(Claude Mollard)的發言主題為《博物館和地方分權的藝術實踐》。克勞德·莫拉德有著豐富的藝術實踐經驗,他不僅是文化工程顧問,還是政治家、作家。他曾擔任傑克·朗的特別顧問,前視覺與造型藝術助理主任,審計法庭榮譽顧問,並同時就職于蓬皮杜藝術中心FRAC(當地藝術基金會)藝術家布恩部分和埃佛裏大教堂。克勞德是“文化工程”概念的發起者,他以蓬皮杜藝術中心和盧浮宮為例,講述文化、資本、教育、交流之間的相互關係,強調國家文化預算和文化利潤的經營,思考文化與經濟的平衡與互惠。

        在談及博物館運營時,他還細化了博物館的多重維度,提出博物館的“文化擴張”概念。博物館應該是多維度、多樣化不同門類的博物館,它分為科技、藝術、技術、音樂等類別;同時,博物館觀眾也應該被多維度區分,如青年、幼兒、老年以及家庭等;最重要的是,博物館應該統籌藝術性、功用性、文化教育性和空間的關係,營造觀眾互動與交流的平臺,從而打造一個具有綜合意義的場域——“生態博物館”。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黃建成發言

        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黃建成以《展示、呈現與多元空間》為題進行發言,他通過三個形象而生動的案例為與會嘉賓提供其成果彙報及概念展示。

        曾經主持2005日本愛知世博會中國館、2010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人民大會堂廣東廳、淮海戰役紀念館等大型空間設計並獲獎的黃建成教授經驗豐富,他結合米蘭世博會中國館設計方案、湖南省博物館外觀改造及設計,和中聯重科展館三個案例對空間關係、社會關係進行解讀。不僅分享了國外合作方案,也有與地方政府的合作項目,還包括了與上市公司客戶的成功案例;大到博物館場館及周圍景觀的設計構建,小到每一件文化創意産品,在黃建成眼裏,這些都是社會綜合力量的交叉工作。在其發言中,他更強調空間與社會、與人類集群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正是“場域”所關注的核心。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文化與媒體管理學院院長克勞斯·西本哈爾(Klaus Max Siebenhaar)發言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文化與媒體管理學院院長克勞斯·西本哈爾(Klaus Max Siebenhaar)的發言以《文化=資本:布爾迪厄,文化資本和博物館空間》為題。他通過對布爾迪厄理論的回顧及解讀,力求探討布爾迪厄對於當今人們理解社會和文化場域及藝術場域的重要性。西本哈爾借助歐洲著名收藏家詹姆斯·西蒙(James Simon)的案例生動的講述了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的關係和轉化,強調了個人收藏和公共博物館的重要功用。同時,西本哈爾還格外強調了博物館之外的文化藝術教育機構協調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博物館是不夠的,學校和其他機構也要做好基礎教育工作。”


討論環節

主題發言後,與會嘉賓繼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並於會後參觀了央美美術館展覽。本次會議就場域問題展開討論,展示空間是作為知識生産的場所,充滿了各種競爭的力量。正是這些競爭力量的相互關係交織所構成的“場”,對於當代社會、當代文化和當代生活産生了影響。不同發言人從各自的角度闡釋其對場域、藝術空間、博物館、空間設計、文化與資本等問題的認識,無形中也將整個會場構建成了一個場域,充滿了各種思想的交鋒和碰撞。

據悉,“場域•黃建成設計”展將持續展覽至6月22日。(文/付朗)


發言嘉賓參觀“場域•黃建成設計”藝術展


展覽現場互動交流


“場域•黃建成設計”藝術展現場


“場域•黃建成設計”藝術展現場


“場域•黃建成設計”藝術展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