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1月14日,國家文物局通報了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進展情況,而這次普查工作是新中國成立60餘年來,我國首次針對可移動文物開展的普查,目前全國已有半數省市基本完成國有單位調查工作,從2月起,將正式開展文物採集認定,並對已有的資源進行導入審核。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説:“本次普查對象為國有單位的藏品,暫不涉及民間收藏。普查工作去年開始在全國展開,涉及19個行業和系統,囊括150萬個國有單位、上億件文物藏品。”
雖然此次普查並未將民間收藏納入當中,但宋新潮透露,等國有單位的普查工作完成後,積累了經驗、建立了制度,民間收藏的普查有望在下一步進行,這將對規範文物交易市場、鑒別認定私人收藏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
我國在1956年、1981年和2007年分別進行過3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基本摸清了不可移動文物的家底,但從未涉及可移動文物,後者存在數量不清、保管狀況不明、一些博物館賬目混亂等問題。2013年4月18日,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電視電話會議召開,這也標誌著摸底工作的全面展開。
到底普查哪些文物?範圍又如何界定?宋新潮介紹,本次普查以全部國有單位為對象,除了國有博物館等文物收藏機構,還有圖書館、美術館、檔案館,此外,各級黨政軍機關(駐外機構)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也保存有一定藏品。比如,全國政協藏有大量名人書畫,新聞出版總署直屬單位有大量名人手稿、老唱片母版。值得關注的是,記者在此次普查的宣傳冊中還發現一些近現代工業文物,如青島市啤酒博物館收藏的糖化鍋、中國鐵道博物館收藏的“0”號蒸汽機車……而這類文物將在此次普查中逐一被發掘。
納入普查範圍的國有文物,主要包括:1949年(含)以前的珍貴藝術品、工藝美術品、重要古籍、文獻資料、手稿,反映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産、社會生活有關的代表性實物以及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化石標本;國有博物館收藏的1949年後重要的實物資料、藝術品、民族民俗文物;列入國家文物局公佈的1949年後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鑒定標準範圍的作品。
與經濟普查的入戶登記和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的田野調查不同,可移動文物普查主要採用單位自主申報的方式。而對一些已經有數據記錄的博物館,其文物資訊將批量導入數據,避免重復勞動。本次普查還與“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工作”、“全國美術館藏品普查”、《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編制等工作一起開展,資源共用。
“我們希望通過普查,建立國有可移動文物業務管理與社會服務的公共平臺。提高文物收藏單位的管理水準,促進文物資源的整合利用,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讓文物在文化産業、動漫産業、工業設計等領域發揮獨特的作用。”宋新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