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批沒有定級甚至沒有編號的文物被搬進故宮博物院尚未對外開放的慈寧宮。這些銹跡斑斑的佩刀佩劍、早已變形盔頭、年久失修的車馬轎輿等並不作展覽之用,而是在等待一些特殊的客人。
“我的祖師爺就曾在清宮造辦處。”近日,47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和專家走進慈寧宮來看這些待修復的文物,他們中有不少就是清宮造辦處手工藝人的後代傳人,這次他們帶著“任務”
走進故宮。
提起這個“任務”,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有話要説。苗建民記得自己曾經做過一個幻燈片展示,介紹故宮文物保護修復情況。在用表格展示修復門類時,他用綠色表示可以修復,用紅色表示在故宮還沒有專門修復人員的門類,結果,苗建民發現整個表格“凈亮紅燈”。
“在故宮,有100多萬件文物需要修復保養。例如3.3萬件武備儀仗,幾乎件件都需要搶救性保護。因為年代久遠和保管條件制約,有大量文物存在著糟朽、腐蝕、開裂、破損等自然損壞現象,亟待進行保護處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也意識到修復、保護的緊迫性,但令他覺得沒底兒的是“現有的科技修復力量,無論從技藝門類上、還是人員力量方面都顯得過於單薄,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對這些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修復”。
如何能讓故宮的修復團隊壯大起來,成為一個難題。
2012年年底,單霽翔對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北京劇裝廠、北京琺瑯廠、北京金漆鑲嵌廠等6家工藝美術企業進行了考察,見到了多位國家級、市級非遺傳承人。他意識到,這些人才資源應該被引入故宮。於是,今年1月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對相關企業調研,對技藝人員水準進行認證,對慈寧宮臨時文物修復工作室進行改造……準備工作一做就是幾個月,6月26日,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東城區政府終於啟動“平安故宮”工程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合作項目。
入選該項目的首批專家和非遺傳承人,包括劇裝戲劇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孫穎、宮燈技藝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區級代表性傳承人翟玉良、緙絲織造技藝蘇州市代表性傳承人王建江等,他們將與故宮的修復專家共同修繕文物。首批修復的文物包括木器傢具、宮廷燈具、車馬轎輿、中和韶樂、佩刀佩劍、盔頭、緙絲挂屏等7個類別的文物,修復保養工作將長達半年。
非遺傳人和專家來之前,故宮的工作人員並未鬆懈對這些文物的重視。
在慈寧宮的修復室裏,故宮宮廷部副研究員毛憲民與文保科技部綜合工藝科的閔俊嶸仔細討論一輛待修復的馬車的殘損情況,並不時地在修復單上填寫其殘損部位。
據毛憲民介紹,類似的馬車,故宮共有20件,真正殘損的大概15件。這些文物原被存放在太和門的西府,“房子特別老舊,一腳踩進去,灰塵幾釐米厚”。後來因為要修理房屋,它們又被搬到東南角樓,現在則在太和殿的體仁閣。每搬運一次,這些工作人員都懸著心,因為“但凡有一點兒損壞就是事故”。
“目前這輛待修復的馬車尚屬保存較好的,車輪在不用潤滑的情況下仍能正常轉動。”毛憲民説。但可以想像它與其本來面貌已相去甚遠:馬車桿掉漆、彩畫脫落、頂棚的藤條也有斷開之處……
這還只是保存相對完好的待修復文物的殘損情況,仍有更多的殘損情況嚴重的文物等待被修復。儘管在全國博物館中,故宮文保科技部的修復陣容最強大、門類最全,但仍“力不從心”。
據閔俊嶸介紹,在故宮文保科技部,從事漆器修復工作的加上他只有三個人,但故宮裏“凡是刷漆的東西我們都得管”。因此,民間力量參與到故宮的文物修復工作中,將為他們“減負”。
民間藝人進故宮修寶貝固然是件好事,但令不少人擔心的是:故宮的文物安全是否能得到保證?
“故宮的安全門檻很高。”苗建民説。為確保安全,在正式開始修復文物前,故宮專門開設為期一週的安全培訓,內容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故宮的防火安全、文物安全、文物修復安全等。苗建民稱:“培訓結束後,還要進行考試,因為安全是第一門檻,邁不進這個門檻,其他無從談起。”
單霽翔也表示:“安全是項目實施的前提和保障。面對歷經百年、數百年留存下來的文物,無論是哪一個等級,哪怕是文物資料,都十分珍貴,我們必須心存敬畏。”
除了保證安全外,對這些可能從沒修復過文物的民間藝人是否能將文物修好,不少人也存疑。苗建民表示,現在是磨合期,讓大家先從一般文物開始修起,先適應一段時間,同時他強調“這不同於在工廠生産商品,不能記件數、規定有多少件、幾天之內要完成,應該慢工出細活”。
當然,修復工作不僅是簡單地把文物修好,單霽翔指出:“要對文物的病害進行勘察,每修一件文物要有修繕報告,讓後人知道他們用什麼材料、什麼技術把這件東西修復好的。”此外,故宮還將對修復的過程全程錄影,修復完成後也會進行科學檢測。“這樣,後人再次修復這些文物時將有據可依”。
單霽翔表示,通過運用檔案記錄、照相、錄音、錄影等多媒體技術和手段,與這些文物的保護修復直接相關的各種技藝,在瀕臨失傳的絕境中得到搶救性的恢復,這些原來僅靠口傳心授的“獨門絕技”,能被永久記錄和有形地展示與傳播。
通過這次合作,故宮也希望其文物修復保護工作在用人機制方面能實現全新探索。“部分在實際修復保護工作中確有一技之長,能夠高效地完成修復任務的人員,將被故宮博物院納入專業人才數據資料庫,長期作為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保護的重要力量。”單霽翔説。
在故宮人眼中,2020年將是重要的一年,因為“平安故宮”工程將實現中長期目標:故宮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工作將基本完成。屆時,故宮將舉辦搶救性文物修復成果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