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中國國家畫院展出劉知白200余件不同時期山水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01 15:08:0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今年是藝術家劉知白老人逝世十週年。7月1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國家畫院創作研究部、美術館承辦的《劉知白中國畫展暨劉知白藝術研討會》在畫院美術館開幕。展覽匯集了劉知白先生從1938年至2003年間創作的200余件山水、花卉作品,呈現了其半個多世紀學習、探索、創新中國畫的藝術歷程。

觀眾觀看展出的劉知白手稿

劉知白,號白雲,晚號野竹翁、如蓮老人,生於安徽鳳陽。在中國當代山水畫創作中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個性面貌。他早年拜入顧彥平先生門下,受吳門畫派影響,後遍訪名師,並臨習古典名作,尤其對清代四僧情有獨鍾。遷居貴陽以後,獨特的地理風貌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曾遍遊黔南、黔西,領略貴州山水的不同面貌,並在山水潑墨法、破墨法的探索中表現貴州山水雲霧瀰漫、滋潤秀逸的特色。劉知白的山水畫水暈墨章、酣暢淋漓,或墨筆點劃、或重色積染,筆意在傳統中蘊含現代,墨法渾厚中又不失精緻,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展出作品

藝術理論家劉驍純在研討會現場稱劉知白將中國畫的潑墨大寫意精神發揮到新的高度——他的用筆真正成為生命和胸意的直接表達。

展覽現場

在劉知白近八十年的繪畫途程中,他潛心於傳統近七十年。晚年以造化為師,在自然中印證傳統,將古法化為己用,終臻隨心所欲之大境。其早年作品文雅清逸。晚年筆寫潑墨,清奇詭美、大氣磅薄。

展覽現場

開幕式結束後,還舉行了“劉知白中國畫研討會”。與會的學者和藝術家圍繞劉知白山水畫的特色和學術價值進行了廣泛研討,展覽將展出至7月5日。

  
 
展覽現場
 
  
研討會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