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官方不再評選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引爭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05 13:54:45 | 文章來源: 大洋網-廣州日報

 

王祖光 巧色荔枝凍石《貴妃醉酒》

王祖光 巧色荔枝凍石《貴妃醉酒》

 辜柳希 《趙雲救阿鬥》 辜柳希 《趙雲救阿鬥》

李得濃 潮州木雕《遊戲三味》

李得濃 潮州木雕《遊戲三味》

近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不再由工信部“官辦”的消息,引發了人們對大師評選的思考。大師本來是一個歷史文化概念,在今天,卻幾乎成了一頂人人可戴的“高帽”,大師評選似乎成為了市場價格的催化劑。究竟,大師應不應該通過評選産生?評選能出“真大師”嗎?大師又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養和技藝?業界專家、藏家各抒己見。文、圖/記者江粵軍

正方——

著名收藏家 郭慶祥:

有些“大師”不過是欺世盜名之徒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不再“官辦”,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大師本就不應該是評出來的,而是後人公認的。在當前社會審美缺失的情境下,評選大師會誤導大眾,使某些人為了私利將大師變成一種概念去炒作。

近十幾年來,“工藝大師”、“藝術大師”、“國學大師”等詞語,已經變成了流行慣用語。本來,真正能稱得上大師的藝術家,必定在其領域對人類的人文精神和藝術思想起到了推動或提高的作用。但實際情況是,“大師”稱號常常被濫用甚至被利用——將這一“高帽”戴到對方頭上,是為了謀取一定的好處。

其實,大師是需要經過時間沉澱、歷史檢驗的,是後來人對有傑出文化貢獻的前人的尊稱。當我們以挑剔而又比較客觀公正的眼光來看待前人,能稱為大師的鳳毛麟角。數數近現代的畫家,我以為也就吳大羽、林風眠、潘天壽、石魯、李可染、趙無極、吳冠中等不多幾位吧。

能被冠以“大師”稱謂,還必須獲得大多數人的共識。像所謂清代正統畫派的“四王”,他們的影響力很大,現在某些人也喜歡吹捧他們,但我認為他們遠不夠大師的檔次。大師的作品一定得有創新性,能體現時代精神,並能成為後來人眼中的傳統。而“四王”所做的只是繼承、臨摹,作品千篇一律,雖然形式上做得完美精緻,但缺乏開創性,更體現不出時代意義,這與大師的精神高度相差十萬八千里。

當下,我們可以説正處於一個“山寨版”時代。無論工業製造還是工藝美術,或者美術領域,大多都是複製別人。人心太浮躁,大家都不肯沉潛下來發現創造,作品缺乏思想深度,一味臨摹古人,一切都往後看,然後打著“繼承傳統”的旗號,招搖撞騙。這怎麼可能成為大師呢?最多只能算是匠人。

當下,我們還可以説正處於一個美盲時代。大多數人買作品看的是頭銜、官銜,而不是買藝術價值本身。投機者就利用了大眾這種心理,拼命往“大師”的路上擠,哪還有時間和心思搞創新?現在有些所謂的紫砂壺大師,不僅不好好搞創作,還以“代工壺”欺世盜名。

所以,直接加封大量當代大師,其實是一件挺荒唐的事,再蓋上“官辦”的印戳,危害更大,取消“官辦”無疑是好事。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王祖光:

評選“國大師”有點像“分豬肉”

評選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初衷和主要目的,應該是為了調動從業人員的積極性,讓大家更好地發揮創造性。但日益數量化、任務化的評選,讓其含金量打了不小折扣。而且,自然形成的、大家公認的大師,可能比評出來的大師更有説服力。回望歷史,為今人所認可的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師,他們的作品確實具有非常高的藝術水準。

以前,一個省的“國大師”寥寥無幾,而到後來,各個省就有點像在“分豬肉”,名額多起來了。事實上,一個地方真的有那麼多大師嗎?人們不免要打一個問號。在我看來,夠得上大師級別的作品,應該具有一定的開創性和時代感。除了要繼承傳統的工藝水準,更要體現當代的審美觀念、文化理念。我們跟古人做的可以是同一題材,但每個時代的作品一定得有自己的精神風貌、藝術風格。而且,有些人聽説評上“國大師”,作品價格就能飛漲,於是耍盡花樣去爭取,風氣日漸不好。當然,如果每一屆都評出那麼多“國大師”,想通過這個頭銜來號召市場,恐怕也會越來越困難。就我自己而言,評上“國大師”,榮譽歸榮譽,我不會以此去炒作,作品在這個階段該是什麼價位,就是什麼價位。

總之,社會和個人都應該正確對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不要被利益衝昏了頭腦;評選也應該下大功夫去發掘有真才實學、名副其實的“大師”。

金絲楠薄浮雕收藏家 鄭華星:

角逐虛名不如展現技藝

今天從事工藝美術或者其他藝術門類的人,通常都以加封當代“大師”為終極目標,而觀眾、買家多數也都是下意識地追捧“大師”,這種慕名棄實的現狀導致整個藝術收藏界太功利化、太浮躁。

“大師”這個詞,應該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出現的。開始是出於對某個人的無比崇敬和尊重,於是以大師尊稱之,流行到這幾年,吃頓飯都可能碰上幾位“大師”。

綜觀中國文化藝術史,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流傳上千年的優秀作品,作者早已湮沒無聞,卻依然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心的震撼。可見,藝術成就、藝術造詣才是不會被歷史埋汰的。上天給了工藝美術師傅們一雙慧眼和一對巧手,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文化企業,應該創造條件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沉潛下去創造傳世的作品,而不是以評大師或其他方式,催生大家的逐利之意、求名之心。

以我們的收藏為例,即將在廣州博物館[微網志]做的金絲楠薄浮雕展,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十二月令圖》,就是七八位雕刻師傅心無旁騖、通力合作五年多才創作出來的。在厚度僅為1~3毫米的雕刻面板上呈現出七八個雕刻層次,僅一團樹葉常常就要花費一天的時間。這些師傅在雕刻領域都已經有二三十年的經驗,完全具備了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資格,但他們對這些虛名並不感興趣,甚至可以説不屑一顧。在他們看來,有這樣一個機會充分展現自己的技藝,創作世代相傳的作品,比花時間花精力去評獎更有意義。這樣的創作態度,我想應該得到社會更多的鼓勵和推崇。至於大師與否,自有後來人公論,不是某個部門、某個機構、某幾個專家就能論斷的。

反方——

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長 孔昭明:

“國大師”是行業的金字塔尖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即使下放到“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也依然是國內最權威的大師評選,與其他的各種行業性的評選不可同日而語。同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為行業的金字塔尖,其評選可以極大地鼓舞行業士氣,帶動更多人從事這個行業,對促進工藝傳承,對整個國家文化遺産的保存與發展,都能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其實,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至今已進行了六屆,也多次變換主辦方。前四屆都是由輕工部主持的,第五屆由國家發改委評選,第六屆才由工信部負責,現在又到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雖然是行業協會,但跟以前的輕工部是有歷史淵源的。“中國輕工聯合會”的主要領導,是由國家任命的;最後評選出來的結果,加蓋的仍是國家的公章,可見,整個評選仍然是政府主導。凡是評選,總會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政府把相關職能轉換到行業,就是為了體現行業的事情行業做,把真正有水準的大師推舉出來,做到更加公平、公正。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是由哪個部門或協會來主辦,“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在我國始終具有唯一性、權威性。而且四年一評,名額非常少,剛結束不久的第六屆評選,全國只有78人榜上有名,其層層選拔過程,非常嚴格。

現在,有很多人詬病當代大師滿天飛,但是,此大師非彼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跟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所謂烹調大師、象棋大師等相比,無論是評選的過程還是最終的認定,都有著本質的區別。

因此,大師這個榮譽稱號放在工藝美術的後面,是最恰當不過的了。真正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一定是德藝雙馨的:一方面,他們在行業內有很強的凝聚力,能夠為人師表,起領軍作用;另一方面,他們必須有獨門絕活,在工藝傳承上具有代表性,作品有巨大的影響力。他們的作品深受市場歡迎,價位高於一般水準,也無可厚非,這樣對整個工藝美術的産業化發展,才能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李得濃:

拉關係現象

不會影響整體的公正性

“大師”只是名,怎麼叫不太重要,創作者的水準才是實,更有本質意義。至於由誰來評選,也沒太大區別,只要不是這個部門弄一個評選,那個部門又弄一個同樣的評選,讓人真假莫辨就行。

肇始於1979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其産生是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的。從上世紀70年代直至80年代,工藝美術産品一直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一個重要砝碼,對整個國家的建設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譬如,在潮州木雕最紅火的那些年,每個縣都有一家大型的木雕廠,揭陽地區貼了金箔的木雕獅子,也很受外國人歡迎。為了表彰工藝美術界的努力和貢獻,於是出現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這樣一個榮譽稱號。

有人説,現在很多收藏家只看頭銜不看作品,所以只要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價格就會飆升。我個人覺得這種現象不具備普遍性。藏家買東西掏的是自己的錢,優劣不分就貿然出手,這樣的人恐怕不多。而且,作為工藝美術創作者,即使買家專業性不夠,也會本著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任的態度如實相告,不大可能隨意地去欺騙,這是一個關乎職業道德、關乎個人口碑的大問題。

當然,物以稀為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每四年才一次,人數又非常有限,某些人不好好鑽研技藝,把更多心思花在拉關係上,不足為奇。但這種情況不是主流,對整個評選的公正性不會有太大影響。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