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上千萬資金打造出來的雙年展,究竟是一場熱鬧的嘉年華,還是對深港兩城産生持續影響力的公共文化項目?
目前,2013年第五屆深港雙城雙年展已進入籌備階段。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總結回顧前四屆的成功經驗和不足,進一步確定其核心價值和發展方向,已成為雙年展組委會專家、參展人、策展人和公眾共同關注的焦點。雙年展如何定位?深港雙城怎樣展開闔作?公眾怎樣才能與雙年展對話?三大核心問題已橫亙在眾人面前。今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關注深港雙城雙年展,與讀者一同深入了解這一深港兩地共同打造的文化盛事。
為何開幕時熱鬧非凡,閉幕後卻冷寂無聲?這樣一個舉行了四屆,運營了8年的展覽有無建立起核心價值和學術機制,是否真正起到推動城市文化發展的作用?
2013第五屆深港雙城雙年展已進入籌備階段,第五屆雙年展組委會日前組織業界學界專家展開“頭腦風暴”,在一連串的質疑中,展覽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漸漸清晰。
需建立核心價值
“建立雙年展長遠的核心價值,尤其避免讓平臺成為舞臺,甚至成為名家的走馬燈。
”台灣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主任、知名建築評論家阮慶岳雖未出席“頭腦風暴”,卻隔空傳來電子郵件,其觀點也引起了現場一眾專家的共鳴。
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建築設計處副處長周紅玫認為,深港雙年展是深圳這座年輕城市裏面最成功、最具前瞻性的一件作品,具有非常獨特的價值。但因為她年輕、生猛、先鋒所以策展機制沒有特別完善,學術也沒有特別重視,開始出現了嘉年華、團拜會式的場面,也令一些人質疑策展人的話語權是否過大,圈子化、幫派化是否開始滋生。“在某種程度上説,患上了策展理念的無力症。這些都值得我們警惕。”
“圈子化的問題已愈發凸顯。很多人參加了歷次雙年展,我不知道對雙年展是好還是諷刺,如果僅僅在內部迴圈,雙年展的開放性會受到質疑。”深圳市公共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孫振華説。
在這樣的現狀下,建立展覽的核心價值和文化目標就顯得愈發迫切。“我們最起碼應該有個長遠的目標,每一屆都有核心的價值體系。五屆十年下來,這將是非常有效的文化建設項目。”在建築評論家、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朱濤看來,只有對自己的核心目標和獨特身份有了清晰定位,雙年展才能成功。同時,這樣的核心價值體系對於雙年展文化的構築也具有持續性的建設作用。比如説,雙年展可以將文化主體定位於對珠三角城市發展的研究和中國城市文化的推動。
當然要探討城市問題
“雙年展,當然是要探討城市問題的。”第四屆雙年展組委會秘書處執行主任黃偉文介紹,實際上深港雙年展對城市問題的研究,已形成傳統:第一屆課題是城中村,由杜鵑組織了5所學校進行課題研究;第二屆策展人馬清運組織了國內20多個活躍的、有研究性的建築師和團隊對珠三角進行調研,並根據調研成果專門出了一本書;第四屆則聚焦對應雙城,通過研究深港兩地氣候變暖、水準線上升等問題,來展現氣候變化對深圳、香港的影響。
“在某種意義上,雙年展或許需要一個命題作文,通過展覽來解讀珠三角,讓所有人都來關注這樣一個共同話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長朱榮遠也表示,雙年展應該有一個穩定的主題,讓所有人都嘗試著從不同角度來了解這座城市所處的位置和周邊城市的發展狀況。
知名建築師劉曉都則認為,在小圈子裏討論一直是雙年展的瓶頸,以珠三角為主題則是解決這一瓶頸的有效手段。“實際上我們要做的很大一部分是吸引外界對深港、珠三角區域的興趣,誰對這個地方有興趣就會積極到這裡來。這也是雙年展的主要目的。”
香港大學建築系教授王維仁建議,深港雙城雙年展要關注的主題可以分為幾個層次,一是香港和珠三角,二是國內城市和東亞城市。通過雙年展這個平臺,讓大家認識整個中國城市發展的問題和成就,並巧妙地引出亞洲城市發展模式,這樣雙年展的影響力就能得以進一步擴大。
拓展持續影響力
雙年展提了什麼問題?有什麼讓大眾記住的東西?在孫振華看來,他心目中理想的雙年展應該是兩端深入。一個是高端,即學術研究方面的,如每屆雙年展的學術研究論文、出版物等;另一個則是讓老百姓high起來,看沒看懂沒有關係,主要是想辦法讓大家參與。
周紅玫説,雙年展最重要的、可持續性的保障,應該就是有一個完善的學術機制。這個機制必須是規範化,專業化和個性化並重,關注各種社會現象和珠三角區域等城市問題。“這也是雙年展的使命。作為雙年展這樣一個深圳最有價值的品牌,我們應該有學術研究部、雙年展的文獻展廳。我們還要向美術館學習,將宣傳、展覽、學術研究、出版等四大功能並重,以此建立完整的學術機制。包括展覽思想策略、學術價值的消化吸收和實踐應用、媒體傳播和出版、有形作品的收藏展示等。這樣一個學術體系能確保雙年展的態度和立場,並達到其對城市文化持續推動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