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數居顯示,2000年至2004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總額呈現出平緩的走勢,成交額基本保持在數十億元。2005年市場規模躍升至百億元以上。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成交額略有下降,也仍然獲得了183.38億元。總體來看,截止到2009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展相對平穩。2010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總成交額達到588.75億元,創出歷年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總額新高。全球藝術市場資訊網artprice的數據稱,2011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總額超過1000億元,位列全球第一。短短十年時間,不僅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總額攀升神速,中國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數量也隨之陡升。
作為拍賣業的巨頭蘇富比、佳士得分別在1973年和1986年入駐香港進行拍賣,又分別於1992年和1993進入台灣,1996和1993 年進入新加坡。內地最早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是1993年成立的中國嘉德。1993年6月,上海經營藝術品的國營百年老店“朵雲軒”成立了上海朵雲軒藝術品拍賣公司,並舉行了“首屆中國書畫拍賣會”,這次大陸史無前例的拍賣開始引起海內外普遍關注。以朵雲軒為始,國營文物商店和文物公司紛紛陸續成立藝術品拍賣公司,這其中有北京文物公司于1994年1月成立的北京翰海拍賣公司以及同年由北京榮寶齋成立的北京榮寶拍賣公司。像北京榮寶齋這樣最早以經營筆墨紙硯為主,後隨著時代變化轉向書畫代理,隨而成立拍賣公司的企業在大陸頗具代表性,例如陜西的秦寶齋拍賣公司。這顯示著大陸藝術市場格局的轉變。
藝術品拍賣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在90年代初這個當口,已經形成不可遏抑的發展勢頭。此時,國家文物局亦順水推舟,1994年,國家文物局批准在中國嘉德、北京翰海、北京榮寶、中貿聖佳、上海朵雲軒、四川翰雅等6家企業實行文物拍賣直管專營試點。得到“正名”的這6家拍賣行組成中國拍賣初創時期的最初格局。在經營方式上,中國嘉德、北京翰海實行的是股份制,北京榮寶是國有制企業下的拍賣公司,雖然各有利弊,但在成立之初並沒有激烈竟爭,並且為大陸的藝術市場和拍賣培養了一批人才,這裡面有嘉德的創始人陳東升、王雁南,華辰拍賣公司總經理甘學軍,保利拍賣公司執行董事趙旭,匡時拍賣公司總經理董國強等,他們成為已當今拍賣行業的中流砥柱。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大陸畫廊業和博覽會業都開始迅速發展,2004年中國第一個國際性的畫廊博覽會成功舉辦,中國的畫廊數量也從90年代的十多家增長到百餘家,對藝術品市場觀察了十幾年的人士抓住了機遇,伺機而動成立了一批拍賣公司。如2005年10月成立的北京匡時國際藝術品拍賣公司。而在匡時成立的3個月前,北京保利國際拍賣公司依靠保利集團的強大品牌和實力,強勢建立。 2003年,位於杭州的西冷印社拍賣公司也依靠“西冷印社”這塊百年品牌而成立,在杭州舉起大旗,成為目前依然具有竟爭力的南方拍賣公司。此時,中國的藝術品拍賣業已進入自由竟爭的新時代。
近兩年來,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及拍賣規模翻了幾番,單件藝術品拍賣屢創天價,億元拍品頻頻出現。據2011年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佈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公報》顯示,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時等業績最好的十家公司納稅總額5.81億元,佔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納稅總額的72.63%。北京保利拍賣目前正在醞釀著和保利文化一起上市。匡時拍賣也與有著雄厚資金實力的劉益謙合作。此外,新的拍賣公司也漸次成立,其背後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例如依託于中植集團和融美基金而成立的北京藝融拍賣,和以民生銀行、民生美術館、邦文投資為背景的北京傳是拍賣,依脫金融集團的北京盈時拍賣,都是拍賣行業的新秀,他們都各有所長。除了這些實體拍賣公司,線上拍賣在大陸也取得良好成績,如嘉德線上和新成立的hi-hey線上拍賣。在國內拍賣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的同時,國際拍賣公司也不放棄大陸的拍賣市場。蘇富比和佳士得於今年也把宣傳擴大到了中國內地。例如蘇富比計劃在今年的3月13日到14日在成都香格里拉酒店舉行巡展。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迅速發展,拍賣行業的迅猛擴大,拍賣公司數量的突飛猛進,其直接影響就是拍賣業的激烈競爭:成箱的拍賣圖錄、讓人眼花繚亂的拍品、應接不暇的拍賣資訊,無疑是現在藏家的深刻感受。然而,拍賣公司要想屹立不倒,除了成交額、單價拍品的竟爭,更重要在拍品品質和客戶服務上下功夫,以後拍賣公司的竟爭將是品牌和人格魅力的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