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董國強:深切緬懷一代鑒定大師徐邦達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3 20:51:1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圖為徐邦達先生十餘年前為董國強寫的書法

22日早上,正在日本出差的我從微網志上看到徐邦達先生逝世的噩耗,趕緊打電話求證于徐先生的夫人滕芳阿姨,騰阿姨忍著悲痛告訴我,徐老是早晨八點38分離開的,“他走的很安詳”。放下電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既為一代宗師的離去而悲痛,又為一個時代的終結而感慨。徐邦達先生與謝稚柳、啟功、劉久庵、楊仁愷並稱古代書畫鑒定界的“五老”,隨著徐邦達先生的離去,五老盡歸道山,這不能不説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徐邦達先生生於滬上,是大戶人家的公子。自幼愛好書畫,家庭條件的優越時期有機會與一大批海上名流交往,而從師于海派畫壇領袖吳湖帆更是其將來成為一代鑒定大師的先決條件。

吳湖帆不僅是繪畫大師,也是民國時最重要的鑒定家和收藏家。交遊于吳湖帆梅影書屋,徐邦達可謂是如魚得水。大量臨摹梅影書屋藏古人名跡,聆聽大師諄諄教誨,與同時代的年輕人相比,徐邦達無疑是幸運的。若干年前,滕芳阿姨曾給我展示過一本徐老十幾歲時臨摹古人的冊頁,氣韻直追宋元,格調之高,筆墨之精令人讚嘆。深厚的臨古功力也是徐老成為鑒定大師的重要基礎。

徐邦達先生天賦異稟,記憶力超群。二十年來,有幸多次向其請教古畫真偽並聆聽其教誨,老人談到經眼的歷代名跡,娓娓道來、如數家珍一般。一日,友人攜一卷董其昌手卷求其鑒定,徐老僅見外盒即説出此為三十年前所見舊物,並對畫中細節瞭如指掌,在場眾人莫不讚嘆。

超群的記憶力、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厚的書畫造詣使徐邦達先生在民國時期就成為一位聲名卓著的鑒定名家。

建國後,徐邦達先生入故宮工作,憑著一雙慧眼,為國家拯救了一大批國寶級書畫文物。最有名的當屬郭熙《巢石平遠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韓滉《五牛圖》等。

社會上對徐邦達先生最流行的稱謂是“徐半尺”,意思就是説他打開畫卷僅半尺就可立辨真偽。這當然是對他鑒定水準之高的一種美譽。從學術界來説,“五老”以徐邦達先生在鑒定方面的嚴謹最為稱道。收藏界廣泛流傳的他與謝稚柳先生為了一件作品意見不同而爭吵甚至打起筆墨官司,這也體現了老一輩文人對學術問題較真兒的可貴與可愛之處。

另一件事情可以更加説明徐老的嚴謹,他曾在70年代後期為國家某單位購入一件“宋人書札”,數年後他經過研究認為是贗品,於是在其著述中記述了這次“走眼”的經歷,以警後學。此等襟懷,絕非一般人所具備。

藝術市場上,徐老的鑒定可謂金字招牌,甚至對他鑒定意見的信賴超過很多民國甚至清代鑒定名家。一方面,他在鑒定方面的真才實學令人信服,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他對待鑒定的嚴肅,他生性耿直,及至暮年也是“書生氣”十足。他不會因人情所動,更不會因利益而屈筆偽題。所以,在拍賣市場上,經徐邦達先生鑒定過的作品大受買家歡迎。

徐邦達先生一生致力於古書畫鑒定學的研究,他的著作《古書畫偽訛考辨》是學習書畫鑒定的必讀教材,而《歷代流傳書畫作品編年表》更是每一個書畫行家手邊必備的工具書。

一代宗師離我們而去,他留下的一整套前無古人的古代書畫科學鑒定學術體系是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文化界、文物界不會忘記這位大師。

徐邦達先生千古!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