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邱啟敬個展11月24日在白盒子藝術館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24 18:13:2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蘭紅超/ 圖片


邱啟敬個展《和光同塵》在白盒子藝術館開幕

 

【專題】 和光同塵——邱啟敬個展

 

2011年11月24日下午,798白盒子藝術館和卓越藝術空間同步推出了藝術家邱啟敬個展《和光同塵》。藝術評論家費大為、白盒子藝術館館長孫永曾、藝術家邱啟敬、展覽學術顧問顧振清、展覽策展人戴卓群、上海海派文化玉雕協會會長孫敏等出席了開幕式。

白盒子藝術館傾力呈現了藝術家新近創作的青花和田白玉系列作品,直溯中國古典人文傳統,在東方文人藝術中汲取營養,更因其材質名貴,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其中在卓越藝術空間展出的印章系列作品耗時五年累計500多件,體量宏大,通過對男權傳統和慾望紅塵的全面反思展開了對更深層人性的剖析。

2007年邱啟敬以他的大型地景裝置作品“大遷徙”,將壽山石從工藝美術傳統雕刻的領地中,帶入當代藝術關注社會人文的視野。數百年的工藝傳承,借助青年藝術家顛覆性的想像力,以粗獷原始的面容,進入當代文化的現場。傳統的材料,傳統的刀法,在全新的文化語境中別開生面。

在福建的雕塑界裏壽山石始終在材質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數百年來的福建壽山石雕藝術至今還一直處於民間藝術和民間工藝的狀態之下。如今,從中央美院雕塑係回歸的邱啟敬以其“大遷徙”、“印章系列”等作品為壽山石藝術的革新吹響了號角。他的作品使壽山石工藝的傳統外衣在現代意識的衝擊下支離破碎。

如同作者自述:“人類歷史的步伐究竟磨破了多少雙有老繭的雙腳才到達了今日的文明?慾望,是人類最可怕的敵人,又是人類文明的最頑強的潛動力,撩撥著人性最本質的野性與貪婪,同時它又似一塊巨大的磁鐵吸附著人類的所有高尚與罪惡。”邱啟敬通過自己的作品,以對人類文明的反思為出發點,以自身的感知為線索走進了一個批判現實的精神領域,迫使我們面對一個尖銳的問題——人的生存狀態。

單純的從此次《和光同塵》邱啟敬個展推出的系列作品中去分析,可以發現藝術家由雕塑語言向東方主義美學的轉變路徑。此前的“大遷徙”系列還是以現代主義為立場的價值基礎,它涵蓋了構想、選材、製作、搬運、安裝、造景等一系列過程,已經超出了通常我們所熟知的“作品”形態,更像一個流動的作品事件,在一個更加廣義的層面,讓作者的學術主張以及涉及的相關問題,得到盡可能地發泄與張揚。而最新展覽推出的作品,則脫去鉛華,可以看到藝術家在東西文化價值之間做出的艱難抉擇,他徹底拋棄了此前工作中大量使用的雕塑材料和語言,玻璃鋼與各種金屬材料,精確的造型與塑造手法都被他像毒素一樣排出體外,此時的邱啟敬的作品從東方美學的自然主義之中透出了他對形式的敏感以及對自身文明資源的感悟與追思。

邱啟敬的藝術是在不斷的文化衝撞中生長起來的,他既不刻意追求當下主流創作的樣式,也不一成不變的接受傳統觀念,而是在自身特立獨行的藝術活動中隨著知識的反思和精神關照自然嬗變。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滲透性,其中表露著對傳統工藝中僵化的形式主義的蔑視和挑戰,這是一種人文精神和文明傳承在形式上的超越,以具有創造性的現代藝術語言來表達人的精神世界。

應該説,邱啟敬《和光同塵》個展推出的系列作品呈現了藝術家數年來創作和思想嬗變的路徑與線索,通過這一過程實現從現實關懷到終極關懷的昇華。面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變更,人們的生存狀態構成了當下藝術的主題和反映當代藝術的精神觀念,現實的命題經過形式的轉化使形式承載超越視覺的精神意義。

據悉,展覽將在白盒子藝術館與卓越空間展至2011年12月19日結束。

 

邱啟敬個展《和光同塵》在白盒子藝術館開幕


 

1   2   3   4   5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