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故宮博物院院長南開盤點故宮“家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15 08:57:32 | 文章來源: 《中國青年報》

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日前在南開大學演講時,介紹了令人關注的故宮文物“家底”情況。他透露,自己剛到故宮博物院任職時,故宮文物統計為94萬件,再加上圖書館的20萬冊善本書,總計120萬件。而經過最近幾年的全面清點,得出的現存文物數為180萬件。究其原因,是以前許多沒當作文物的物品,現在都統計進來了。

鄭欣淼説,很多故宮中的物品以前沒有算作文物,但是都很有意義。故宮文物不僅是傳統意義的銅、瓷、書、畫等藝術品,也包括與皇宮中衣食住行相關的日常生活用品。這些物品也是很有研究價值的,是研究明清時代最豐富、最獨特的實物資料,起著補充正史的作用。

“以前很長一段時期,我們沒有重視故宮日常用品的保護,一些文物因此遭到毀壞。”他透露,“八旗”的服裝,因為數量很多,以前沒有當作珍貴文物。八一電影製片廠在“文革”前拍的清宮戲,裏面穿的衣服都是真的文物,是故宮的藏品,當時包括大規模軍事場面裏,演員穿的都是真品。“現在看都很可惜。不能因為同類的東西多,就不注意保護”。

此外,鄭欣淼説,宮廷中的歷史文化遺存也是很多的。比如現在故宮保留有劇本1萬多冊,道具六七千件。過去只把戲服作為文物,帽子、靴子都沒有統計,可能是因為不好管理。但是從文物的角度,這些也都是很有價值的。再如內務府腰牌、紅綠頭簽等當時進宮的通行證,都是研究當時歷史重要的實物資料。

據鄭欣淼介紹,故宮流失的文物有多少,至今仍然難以確切統計,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是歷史造成的。由於種種原因,海內外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科研機構以及個人,都有故宮的文物。像著名的顧愷之《女史箴圖》,現在大英博物館,是從圓明園劫掠去的,之前這件文物收藏在紫禁城中的建福宮花園。美國、日本、歐洲的許多博物館中都有故宮的文物。從清末到故宮博物院成立前,也有大量文物被盜賣。

鄭欣淼早就提出了“故宮學”的概念。他解釋説,故宮學是以故宮及其歷史文化內涵為研究對象,集整理、研究、保護與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的學問。他説,研究故宮學要有“大故宮”的概念,不能局限在北京故宮的紅墻之內。“故宮在北京,故宮學在中國、在世界”,他説,故宮學不只是海峽兩岸兩個故宮博物院或是海內外收藏有關清宮文物的機構或個人的事,而應該是海內外學術界的共同事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