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追溯·再現:張新權油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26 22:40:1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追溯·在現——張新權油畫作品展”開幕式現場

策展人趙力教授主持開幕式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致辭

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陳世寧致辭

無錫鳳凰畫材集團公司董事長陳衛宏致辭

藝術家、南京藝術學院油畫系主任張新權致辭

張新權陪同中國文聯副主席靳尚誼(中)、無錫鳳凰畫材董事長陳衛宏(右)參觀展覽

2011年10月26日下午3時,由南京藝術學院,鳳凰藝都承辦的“追溯·在現——張新權油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著名美術理論家邵大箴先生擔任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趙力教授擔任策展人。開幕式由趙力教授主持,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靳尚誼,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美術理論家邵大箴,中國油畫院院長楊飛雲,無錫鳳凰畫材集團公司董事長陳衛宏,等出席了開幕式。

作為當今中國油畫界的實力派代表畫家,張新權近年來創作的系列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從2003年的《十里洋場》開始,他把關注的目光由鄉村主題轉向了工業文明遺跡。這張表現舊上海外灘的畫作把人帶入一種滄桑的、別樣的歷史情懷。這幅畫作參加了當年的“第三屆中國油畫展精選作品展”。

他曾説:“對我而言,《十里洋場》的出現或許是一個里程碑,它分割了我的過去和未來,修正了我的探尋和格局;對城市景觀,尤其是工業化對人的生活和情感帶來的變化,我更感興趣。”

隨後的《有軌電車》、《信號臺》及《蘇州街》等,繼續表現著上世紀大都市繁華的特殊景象,並體現著作者的喟嘆。如果説他的《都市》系列、《船》系列是在探討歷史的“過去性”的話,2009年以後的《海景房》、《三江師範》、《金陵機器製造局》則是以人和時代的當下互動來體現歷史的變遷,是在當下的文化立場中對歷史的介入。而畫于2011年《海魂》系列已經不再是對戰艦的具象呈現,而往往突出的是其中的一個局部,表達方法也更加抽象,體現出他對當代性的敏感把握。

本次展覽策展人趙力在評論文章中説:“出生於1962年的張新權,就像大多數出生於60年代的藝術家一樣,既有熱情卻又渴望溫情,充滿理想卻又忌諱浮誇,內心持重卻又積極變化。

而從油畫技法上看,張新權不僅承載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和滲入了中國畫的表現技巧,更始終保持發揮著油畫自身的基本特色。本次展覽學術主持、著名美術理論家邵大箴先生説:“張新權油畫創作的價值,遠不在‘為工業文明造像’,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賦予油畫語言以具有獨立個性的表達方式。藝術之所以為人們所需要,正是因為它運用具有獨特品格的形象語言在提供人們審美享受、喚醒人們對真善美追求的同時,加強對自我個性的自信。”

張新權現為南京藝術學院油畫系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油畫學會理事。作品被江蘇省美術館、中國油畫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收藏。

鳳凰藝都是無錫鳳凰畫材集團旗下的專業藝術機構,作為民族企業的藝術推廣機構,自2008年成立以來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宣傳藝術的角度對國內優秀藝術家進行推廣,鳳凰藝都常務副總趙慶東表示:“鳳凰藝都是一個文化性的藝術機構,希望能從文化的角度以及與藝術家共同成長的角度來推廣藝術家,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藝術機構從這個出發點去做。”

據悉,“追溯·再現——張新權油畫作品展”將持續至11月8日結束。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