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今日美術館舉辦“關係:中國當代藝術群展”

今日美術館舉辦“關係:中國當代藝術群展”

時間: 2011-10-09 19:40:36 | 來源: 藝術中國 蘭紅超/ 圖片


開幕式現場

 

2011年10月9日下午,由今日美術館主辦、摩根大通獨家贊助的《關係:中國當代藝術》在今日美術館二號館二層開幕。

此次展覽是中國首次以“關係”為主題的當代藝術展,意在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種種“關係”。本次展覽繼廣東美術館展出之後,以今日美術館為巡展第二站,由策展人姜節泓攜手13位當代藝術家,蔣志、邱志傑、邵譯農、石青、史金淞、向京、蕭昱、楊心廣、楊振中、張大力、張恩利、莊輝&旦兒,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藝術體驗。此次展覽由摩根大通獨家贊助機構。恰逢公司在華90週年之際,摩根大通舉行了一系列活動以慶祝在中國的歷史以及與中國社會的深遠關係。本次展覽是系列活動中的主要藝術合作項目並且延續了摩根大通支援當代藝術發展的傳統。通過《關係》展,今日美術館與摩根大通將共同嘗試藝術與品牌合作的多元化思路,追尋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腳步,促進公眾與藝術家、品牌的直接對話。

展覽以“關係”為主題

“關係”最早可追溯到儒家意識形態中的“倫”的概念,其中,人的個體被理解為根本的互相聯絡的社會存在。孔子定義出人在社會中的五種基本“關係”——即“五倫”: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隨著社會的變遷,傳統上的“關係”的概念也正隨著社會意識形態的變革,而不斷地修正和重新定義。新文化運動中“倫”的觀念被解構,一種新的社會秩序逐漸建立起來。特別是當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的生活被歸納在一個新的大集體裏面,這個新集體可以理解為一個“家庭”、一種“規範”,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理想化的生活網路。

現在國際上的社會科學研究,常常有針對中國的“關係”展開的討論,而在視覺文化語境中,“關係”似乎還是一個隱而未現的話題。此次分別在廣東美術館和今日美術館展出的《關係》當代藝術展正是以策展和藝術實踐為引領,打破以往的線性歷史陳述的規範,重新審視“關係”的概念,梳理現實的或是想像的、表徵的或是記憶的“關係”,並揭示和探討它所獨具的當代性。

 


展覽在今日美術館的一號館和二號館

 

1  2  3  4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