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産業化進程中探索傳承之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09 14:37:12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正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的第六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上,中國“瓷都”景德鎮市禦封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和桓對新華社記者説,中國不少民間藝術是在深山裏的幽蘭,雖然香但是無人欣賞。只有通過産業化運作,把它搬出來之後,才能讓更多的人領略它的魅力。

李和桓表示,與公司合作的技師根據技術水準每月領取保底工資幾千到幾萬元人民幣不等,這比以前小作坊式生産的工資要高出3倍多。公司在向海內外傳承中華民間藝術的同時,也獲取可觀的經濟利潤,每年銷售量可達四五千萬人民幣。

記者發現,此次參展的文化遺産項目中,不少項目都具有較高的産業化程度,有的甚至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鏈條。

唐三彩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高水旺在此次展會上就帶來了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兩種不同類別的唐三彩藝術品。

高水旺的弟弟高順旺對記者表示:“傳統工藝製作出的唐三彩賣到幾千幾萬甚至十幾萬元人民幣的都有,而現代工藝沒有傳統工藝複雜,幾十元到幾百元就可以買到,這讓普通老百姓也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

中國傳統剪紙藝術也在産業化過程中不斷探索傳承與創新。寶鳳剪紙因其剪紙作品融合了民間藝術、現代藝術與實用裝飾藝術,成為長春市八大民間工藝名品之一。2005年長春市寶鳳剪紙藝術有限公司創辦,將藝術剪紙生産和培訓並重,從業人員幾千人,年産值達1000多萬元,走上了傳承、發揚民間文化的産業之路。

“生産性保護方式,是中國探索出的符合自己 非遺特點和規律的一種保護手段。”文化部非物質文化司副司長馬盛德認為,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這一方式對保護具有生産性質及特點的“非遺”項目,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今年6月1日,中國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法》正式實施。其中明確提出,國家鼓勵和支援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的特殊優勢,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開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場潛力的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

然而,不少中國“非遺”傳承人和保護者都表示,很多中國“非遺”項目都面臨著傳承保護與市場開發的協調問題。

“大多數非遺項目是純靠手工完成,産量有限,這是制約其産業化的一大瓶頸。”東生泥人第三代傳承人鐘東生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産和其他的産業不一樣,它如果完全的産業化,會丟掉完整的手工藝,一味地追求利潤,也會把很多工藝降低。”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也認為,蘇繡的産業化發展不能走機械化道路。“蘇繡是慢工出細活,必須精益求精,必須以高端來引領中端的市場,以刺繡藝術品來引領整個的一個市場,將蘇繡藝術延伸到家紡、服裝,進行系列化的市場開放。”

“真正的好東西,是不會因為産業化和傳承保護髮生衝突的。”李和桓認為,高端的收藏精品是沒有辦法産業化的,以數量進入市場的只能是中低端産品。“像這個售價1.7萬元的景德鎮陶瓷食具,我們一年也就能做出幾套,目的就是用傳統技術製作原汁原味的精品。”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非遺”項目産業化發展還面臨著人才的制約。“中國傳統傳男不傳女、家族不外傳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鐘東生指出,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才能更好地把這個文化傳承下來。

高順旺表示,人才是民間藝術活水之源。2007年成立的洛陽唐寶齋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擬在今年投資100萬元進行數字化教育培訓工程,在全國範圍內選擇10所高等工藝美術院校,進行唐三彩工藝知識遠端教學,從而提升唐三彩雕塑、釉技創作創新能力。

“我本人現在也在申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稱號,我們的所有努力是為了能將中國唐三彩傳統製作工藝代代相傳。”高順旺説。

姚建萍的蘇繡工作室也在與當地藝術院校合作,將蘇繡引入課堂。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孩子了解蘇繡,這不僅能為蘇繡培養傳人奠定基礎,也能為蘇繡培育未來市場。“有了人才有了市場,蘇繡這門古老的藝術才能繼續年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